在意外跌倒后,面对不同情况的出血,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若跌打后未见出血,常见的误区是用手揉捏来缓解疼痛。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可能加重伤势。正确的做法是在24小时内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若摔倒后皮肤出现轻微的磕伤或扭伤,青肿但没有破损,可以先用冰块冷敷15至20分钟,每天敷三到四次。24小时之后,可以考虑用热毛巾湿敷,这样有助于迅速消除淤青。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刚开始不疼,过一段时间开始剧烈疼痛的摔伤,应尽快就医。
若跌打后产生少量出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进行消毒和止血。避免用纸巾擦拭或用土方法处理,如用泥土面撒到伤口上止血。对于没有流血的伤口,可以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用干净的布蘸着肥皂或消毒液擦洗伤口周围的皮肤。若家中处理,可选用纱布或织布进行压迫止血。
若跌打后因异物扎进身体导致出血,处理的原则是先止血。不要自行拔出异物,以免导致感染或大量出血。正确的做法是用布剪开一个洞,从外伤物上套下去先进行止血。在没有任何备用物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衣服内侧没有线头的地方指压伤口进行止血。若使用绷带压迫超过10分钟仍未止血,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以确保伤口得到适当的供血。
面对跌打后的不同出血情况,我们要冷静处理,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在不确定如何处理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以免因处理不当导致伤势加重。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以便在面临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