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正月初十是什么节日

一、石头节与老鼠娶亲的双重喜庆

农历正月初十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中,石头节悄然来临。这一天,是石头神的生日,被尊称为“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它寓意着庄重与敬畏,石器和碾磨在这一天都不能轻易触碰,否则可能会给庄稼带来伤害。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相反,人们会用香火祭拜石头,午间还会供奉烙饼以示庆祝。更为独特的是,有些地方会举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人们会将一个瓦罐冻结在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则由十名青年男女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则预示着年成不佳。正月初十也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俗称十指。

二、石头生日的庄重习俗

这一天,磨、碾等石制工具都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物,甚至设祭享祀以表达对石头的敬畏之情。这一天被称为“石不动”,在河南风俗中尤其显著。家家户户都会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则必有馍饼,认为吃饼能带来一年的财运亨通。山东郓城等地更是举行抬石头神的盛大仪式。初九之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则轮流抬着瓦罐行走。石头不落地象征着当年的丰收。而在河北省中南部,人们会在门口点燃篝火,烧掉旧炊具,祈求新的一年无灾无难。

三、贺老鼠嫁女的热闹场面

汉族民间有一种俗信,即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也被称为“老鼠嫁女”或“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区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日,但大多数地区是在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将面饼置于墙根,庆祝老鼠嫁女。湖南宁远的人们则在这一天忌开启橱柜,以免惊动老鼠。而在其他地区,人们还会在水缸旁点燃蜡烛,为老鼠的迎亲队伍照亮道路。前一天晚上,孩子们会将糖果、花生等放置在阴暗处,并大敲大打一类的物品如锅盖和簸箕,为老鼠化妆打扮。第二天早晨,人们会封闭鼠穴,希望从此老鼠绝迹。还有一些地区的人们在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休息,以免惊扰老鼠,因为据说你扰它一天,它就会扰你一年。

四、老鼠嫁女的传说与年画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广为流传。虽然各地的日期有所不同,但在江南一带的传说中,老鼠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此在旧历年三十夜要将其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而在上海郊区和北方的一些地方,老鼠嫁女的日子则分别在正月十六和正月二十五的晚上。在这一天夜里,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特殊的庆祝活动。例如不点灯、坐在炕头上摸黑吃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等食品。这些食品象征着人们对老鼠的期望和祝福。“老鼠嫁女”的年画和剪纸被视为吉祥物在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寄托着人民的爱憎情感。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生动描绘了丑类娶亲的热闹场面以及最终面临的命运转折让人印象深刻。老鼠嫁女的传统习俗与民间传说

在我国,关于“老鼠嫁女”的传说和习俗流传甚广,但各地的日期却有所不同。有的地区在正月初七,有的则在正月二十五或初十。这一传统蕴含着人们对来年平安吉祥的期盼。

山西平遥县初十日,人们将面饼置放在墙根,名为“贺老鼠嫁女”。而在湖南宁远,人们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之日,这一天忌开启箱柜,以免惊动老鼠。有些地方会在水缸旁点燃蜡烛,为老鼠的迎亲队伍照亮道路。

在老鼠嫁女的前夕,儿童们会将糖果、花生等放置在阴暗处,并通过大敲大打的声响为老鼠催妆。第二天早晨,人们会闭塞鼠穴,希望从此鼠患永绝。有些地方的人们在老鼠娶妇日早早上床休息,以免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老鼠被视为不吉利的害人之物,因此旧历年三十夜要将其嫁出去以求来年的平安吉祥。上海郊区的部分地区则在正月十六这一天,为老鼠成亲准备喜糖。

北方则在正月二十五日晚上举行老鼠嫁女仪式。当晚,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摸黑吃“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其中的“老鼠爪爪”寓意人们期望老鼠早点行动,“蝎子尾巴”则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受伤害。炒大豆发出的嘎嘣脆响,仿佛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的声音。

在老鼠嫁女的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照亮老鼠娶亲的道路。而“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汉族民间被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其中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了一副生动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邮政物流单号查询|中国邮政物流|邮政快递单号查询|邮政快递电话|邮政快递收费标准|邮政快递包裹查询|全球邮政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