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源起:谷雨是每年太阳行至黄经30度时的一种气象现象,通常出现在4月19日至21日之间。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谷雨得名于此时节雨水滋润,谷物得以生长。还有传说谷雨与仓颉造字有关,仓颉在梦中祈愿五谷丰登,第二天便出现谷粒如雨倾盆而下,黄帝因此设立了谷雨节。
谷雨气候特征:谷雨时节,降水明显增多,虽然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却有所不同。在秦岭、淮河附近以北的地区,春雨急剧减少,甚至伴有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则多雨如织,常有局地暴雨或大暴雨。
谷雨习俗丰富多样:
首先是祭仓颉。自汉代以来,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已成为民间传统。每年谷雨时节,“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人们祭拜仓颉,感谢他造字的功绩。
其次是“吃春”。谷雨前后,香椿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称为“吃春”。香椿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多种功效。
再次是赏牡丹。谷雨时节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吸引人们观赏游玩。
还有喝谷雨茶。谷雨这天的茶叶被认为是具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的。福建的茶农们认为,真正的谷雨茶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而且最好是上午采的。这样的茶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还有祭海习俗。谷雨节也是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们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祭拜,祈求出海平安、鱼虾丰收。
还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最后是贴谷雨贴。谷雨以后,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其对作物和人的危害,农家除了进田灭虫外,还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有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或道教神符,寄托了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和平安的心理。
这些丰富的谷雨习俗,不仅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