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的10个技巧 养鹅的10个误区你犯了几个

忽视防疫工作:初生小鹅免疫力脆弱,易感染流感和其他疾病。很多人养鹅时忽视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或者胡乱使用药物。有些养殖户甚至将治疗鸡的方法直接应用于鹅身上,这种做法极为不妥。

随意用药用量:养鹅户一旦发现鹅群出现病情,必须及时确诊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随意用药或盲目加大药量。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规定的疗程和剂量进行用药,确保药物发挥最佳效果并避免药物残留问题。

温度和湿度管理不当:对于初生的小鹅来说,室内温度过低会导致生长迟缓。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约25℃),随着鹅的长大,温度可逐渐降至20℃。湿度应保持在约65%,并注意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适当使用生石灰吸收湿度,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不注重消毒:在农村地区,养鹅户往往忽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鹅生活区域与我们日常生活区域相近的情况下。不及时的清理农作物肥料和动物粪便,缺乏日常的清洁和洗刷工作,极易导致疾病的传播。我们必须每天进行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粪便和杂物,以防止污染。

饲料单一:鹅是食草性水禽,主要以草食为主。在育雏期,应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以确保均衡营养。除了适当的草料外,还应给予其他营养丰富的饲料。开食后,应逐渐增加嫩草的供应量。

饮水与开食不当:农户养雏鹅时,有时会出现先开食后开水的现象,导致雏鹅无法及时饮水而脱水。正确的做法是在雏鹅出壳后的24-36小时内,将其运到育雏舍,稍事休息后提供饮水。当雏鹅表现出寻找食物的行为时,即可开始开食。

无水养鹅不可行:尽管一些先进的养鹅场可能没有水源,但普通农户不应效仿。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因地制宜,提供活水是最好的选择。清水对于鹅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鹅鸭混养问题:一些养殖户将鸭和鹅混合养殖,认为可以预防疾病。这种做法反而容易导致疾病的相互传播。鸭的抵抗力较差,疾病较多,混合养殖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用草代替黑麦草需谨慎:仅用牧草代替黑麦草养鹅可能导致鹅的体质瘦弱、羽毛质量不佳,并容易发生啄癖。为了提供全面营养,应多种植几种牧草,并结合其他饲料来源进行喂养。

防疫工作不容忽视:尽管鹅的抵抗力较强,但在集约化养殖环境下,由于生产压力和环境因素,鹅的抵抗力可能会下降。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并定期进行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养鹅需要注重科学管理,确保环境、饲料、饮水和防疫等方面的措施得当。只有提供最佳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才能确保鹅群健康、快速生长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中国物流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