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大暑一般从哪天开始

大暑时节的由来与习俗

每年7月22日至24日之间,随着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我们迎来了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但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在古代文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时节的特征。此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使得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任务繁重。

大暑时节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在大暑时节卵化而出,古人认为是由腐草变化而成;二候土润溽暑,表示天气闷热,土地湿润;三候大雨时行,时常会有大的雷雨出现,这大雨使得暑湿减弱,天气逐渐过渡到立秋。

广东地区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因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烧仙草是广东一带流行的甜品,也有冷、热两种吃法。浙江沿海地区有送“大暑船”的传统习俗,意在将“五圣”送出海,保佑民众平安。送“大暑船”时还会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在福建莆田,人们会在大暑时节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认为可以滋补身体。在山东南部地区,有喝羊肉汤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伏天吃羊肉营养程度最高。而在台湾,大暑期间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与“旺来”相同,被视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大暑时节,人们通过一系列的传统习俗来祈求健康、平安和丰收。无论是吃仙草、送“大暑船”、吃荔枝、喝羊肉汤还是吃凤梨,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着大暑时节的到来,我们也应该关注身体健康,注意饮食调养,以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挑战。珍惜这一时节的各种传统习俗,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农历六月十五日,也就是大暑前后,台湾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特殊节日——“半年节”。这一天标志着全年过半,具有着深远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台湾人民满怀敬仰和感激之情,向神明表达敬意。祭祀仪式过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一种特别的食品——“半年圆”。

“半年圆”是一道以糯米为主料的美食。经过精心研磨成粉后,再加上红面制成面团。这道甜品寓意团圆与甜蜜,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糯米的绵软与红面的鲜艳,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当品尝这道美食时,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生活的甜蜜和美好。

农历六月十五日这一天,除了品尝“半年圆”,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习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充满了趣味性,更体现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祈求身体健康、平安幸福。这些传统习俗已经成为了台湾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专家指出,大暑时节的这些习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这些习俗活动,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为我国的民间习俗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品味那些传统美食,共同祈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些富有特色的民俗传统,让它们永远熠熠生辉。

韵达物流|韵达快运|韵达速递|韵达速运|韵达快递查询|韵达快递单号查询|韵达快递人工客服|韵达快递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