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之议的结果跟影响如何 后世有着什么样的

在昭宣时期的汉王朝,一场深远的会议落下帷幕。朝廷在此次会议上,仅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政策则维持原状。尽管遭遇一定的政治挫折,但因借助了贤良文学的广泛舆论支持,使得官营政策有所收缩。

这场会议的双方争论激烈,对汉王朝的统治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流观点中,霍光基本坚持了轮台罪己诏中的政策方向,推行“与民休息”的措施。他将公田交给贫民耕种,为农民提供种子和口粮的援助,减免部分赋税和徭役,降低盐价,与匈奴保持友好关系。这些措施符合贤良文学提出的“行仁政,以德治国”的理念,对昭帝、宣帝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贤良文学也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一股活跃力量。

盐铁之议的广泛参与和会议中的自由讨论,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各项政策的全面评价和反思。桑弘羊代表了对汉武帝轮台诏前政策的全面肯定,并希望继续推行;而贤良文学则主张对汉武帝时期的政策进行全面估价和修改。

虽然贤良文学并不了解农民的艰辛,但他们意识到汉武帝时期的某些政策对民间造成的危害,因此他们的意见也反映了部分群众的声音。这也是汉武帝发布轮台诏的原因所在。桑弘羊作为汉武帝财经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对这些政策给封建国家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但却很少关注到它们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在汉武帝发布轮台诏之后,他依然坚持过去的方针,这显示了他对形势的认识有所不足。

霍光虽然没有出席会议,但他的政策取向显而易见。他按汉武帝轮台诏的精神施政,与桑弘羊在政见上产生分歧。霍光并不完全赞同贤良文学全面否定汉武帝政策的观点,他没有接受贤良文学全部罢除盐铁、均输等官营事业的建议,而只是部分调整。他也没有采纳贤良文学对匈奴的感化政策,仍加强了边防建设。通过这次会议,霍光利用贤良文学的激进情绪,批评和打击了自己的政治对手,为自己赢得了优势。会后,他给参加会议的贤良文学人士授予列大夫的官爵,显示了他的优待。

《汉书》中对盐铁之议有详细的记载:朝廷征召贤良、文学之士,询问治乱之道。贤良文学主张罢除盐、铁和酒的专营,重农抑商,阻止商人与民争利,以教化天下;而桑弘羊则认为这些措施是国家安定、边境稳定的基础,不可废除。双方争论激烈,场面颇为壮观。

宣帝时期,桓宽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成《盐铁论》。他对与会人员的表现进行了评论,认为贤良文学英才辈出,而桑弘羊虽然执掌权柄,但处非其位、行非其道。他对桑弘羊的辩论技巧给予肯定,但也批评了他的观点。桓宽对丞相的明哲保身策略提出质疑,认为辅政大臣应积极参与政事。而对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下属官吏,他则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韵达物流|韵达快运|韵达速递|韵达速运|韵达快递查询|韵达快递单号查询|韵达快递人工客服|韵达快递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