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于7月9日举行的中国贸促会与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共同庆祝中英贸易“破冰之旅”的七十周年午宴在北京盛大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了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的积极评价。他强调,英中经贸合作具有强大的韧性和互补性,新一代的“破冰者”将继续传承和弘扬“破冰精神”,深化两国友好交流,推动贸易发展。
斯蒂芬·佩里家族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他的努力赋予了英中友好新的时代内涵。从父亲杰克·佩里破除上世纪五十年代英中贸易的坚冰,到斯蒂芬·佩里多次接受中新社采访,分享对中国发展的独到见解,佩里家族一直在推动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斯蒂芬·佩里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独一无二,经过深思熟虑和有效布局,每个阶段的实施都在有效监督之下。他指出,中国的精细规划发展,群策群力调整计划,成果显著。中国的实干、睿智和勤勉,为人民带来了更富足的生活。
斯蒂芬·佩里还强调,他国可以结合国情借鉴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他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是他国解决自身危机、谋求发展的重要策略资源。中国的发展来自自我革新,这将推动中国在未来取得更多成就。
在活动现场,斯蒂芬·佩里还分享了他对中国发展的十大观点,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中国的规划能力、中国的优点、中国改革的全局性等方面。他的观点深入、独到,展现了他对中国发展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关注。
斯蒂芬·佩里的言论展示了英中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合作的紧密关系。他不仅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表示赞赏,还积极倡导两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推动英中友好交流和贸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改革并非局限于狭窄的领域,而是一场涵盖全局、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它不仅为英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范例,更将让世界见证中国革新的辉煌成果。这一宏大的变革蓝图,可能在未来的10到15年中仍然让西方人感到难以完全理解,唯有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方能真切感受。
欧洲必须意识到中国的高速发展的现实,要加快追赶中国的步伐。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让欧洲望尘莫及,为此,欧洲必须加大在技术创新、农业发展、服务业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等领域的投入。在中国,金融业的服务致力于推动实体经济的繁荣,而在西方,实体经济却面临失控的风险。欧洲必须正视中国的高速发展,否则可能会对其自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西方和中国之间应该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而西方在解决自身问题时,完全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尽管这并不意味着西方需要改变其制度,但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中国曾经从西方汲取知识,而现在,西方可以从中国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我们共同期待双方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