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男儿汉的骄傲》《醉美中国,我爱你》——近日,一场充满情感的音乐演奏会在川渝地区震撼上演。在四川阿坝达古冰川景区,旋律优美的经典曲目齐声唱响,而令人惊叹的是,音乐家们身处千里之外的重庆奉节“三峡之巅”景区,通过神奇的连线技术共同演绎。
这场跨时空的互动表演,不仅让观众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和两地绝美的景色中,更是见证了重庆与四川携手共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步伐。
川渝两地,以其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一直吸引着无数游客。过去两地文化旅游的联动并不足够,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去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重庆市人民、四川省人民联手,共同绘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蓝图》,携手拓展文旅市场,共同培育文旅新业态,开展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速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进入暑期,来自福建的游客熊斌与亲友们走进四川乐山大佛、重庆武隆天生三桥等景区,近距离感受川渝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他们忍不住赞叹“安逸”“巴适”。
川渝地区以世界自然遗产、长江上游黄金水道、民族风情等为主题,将知名景点串珠成线,联合发布70余条主题精品线路,吸引无数外地游客。新兴业态如都市体验游、生态康养游等在川渝两地迅速崛起,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共同培育壮大文旅消费新业态。
重庆洪崖洞、成都宽窄巷子作为川渝两地都市游的地标景点,携手推出“宽洪大量”文旅组合,在市场营销、产品互推、游客导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今年“五一”假期,两景区推出的数字徽章送祝福活动,引领游客沉浸式享受都市旅游。
这一美好的出游体验得益于川渝两地的紧密合作。他们整合景区景点、演出项目、文博场馆等文旅资源,推出“百万职工游巴蜀”旅游年票活动,为游客带来畅快的旅行体验。
川渝两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有着深入的合作。重庆大足石刻文创园内,工匠们正精心雕琢初具雏形的石刻造像。川渝两省市围绕文物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领域全面开展合作。他们共同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基地,对部分濒危状态的石窟进行考古调查研究和数字化保护。
川渝两省市还持续在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传承创新上发力,合作编制文化公园规划和建设方案,组成川渝博物馆联盟,成立川渝非遗保护联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重庆市文旅委主任冉华章表示,“随着共建共享理念、机制、措施的不断深化和落地,巴蜀文旅走廊正朝着‘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加速迈进。”记者李勇、张桂林、刘恩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