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如同滋润心田的甘泉,清澈而明亮;又似熏人心醉的海风,轻柔而宽广;更像令人心折的白雪,宁静而平和。这些美好的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使我们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泛起层层涟漪。
感动并非单纯的泪眼朦胧,也并非肤浅的感时伤怀。它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源自心底的情感共鸣。当我们被某些事物深深触动时,内心会涌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美好。
感动的源泉,源自我们的感官。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加上触觉和压觉,共同捕捉着身边的每一个感动瞬间。如果封闭了我们的感官,就仿佛斩断了感动的根,我们将会失去领略感动的能力。随着经历的增多,我们的感官可能会变得麻木和松懈。
现代社会五光十色,瞬息万变,感官如同被过度滋养的孩子,变得厌食和疲沓。人们逐渐丧失了感动的能力,感动的瞬间变得越来越短暂,感动的涟漪也越来越淡。因为稀缺,感动变成了奢侈品。
许多人无法享受感动,他们开始嘲笑和讥讽感动,将感动视为盲目和幼稚的表现。感动是我们情感的体现,是我们人性的光辉。理性与感动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只有理性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感动,因为感动需要一颗敏锐而开放的心。
让我们保持一颗感动的心,去领略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还是自然风光的壮美秀丽,亦或是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挫折,都能让我们心生感动。让我们珍惜这些感动,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是我们心灵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