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包含篆、隶、行、草、楷五种书体,但现今实用性最强的是楷、隶和行书。其中,隶书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书体,一直被书家所推崇。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篆书演变而来。它的特点是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字形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今天,我们将聚焦史上最美的八大隶书碑帖。首先是《张迁碑》,作为东汉晚期的作品,它古朴淳厚,雄强大气,堪称汉碑中的代表作。此碑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结体以扁方为主,构字形态独特。
接下来是《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其风格秀逸多姿,结体匀整,阴柔之美为其特色。用笔特征明显,以圆笔为主,笔势稳健,婉丽绰约。
《礼器碑》和《史晨碑》也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笔画以瘦硬为主,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史晨碑》则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笔势中敛,有端庄肃穆的意度。
最后还有《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是孔庙的珍品之一。此碑风格独特,展现了隶书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部碑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令人陶醉。这些美丽的碑帖不仅展现了古代书法的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和学习的宝贵资源。《乙瑛碑》堪称汉隶中的瑰宝,其字迹古朴浑厚,姿态开展,俯仰有致,向背分明。尤其是后半段,巧妙运用逆向行笔,使每一点画都入木三分,扣得很紧,令人称奇。其结字看似规正,实则巧丽,字势向左右拓展,书风谨严素朴,是汉隶学习的典范之一。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刻于东晋安帝乙已年(公元405年)。其用笔结体与《中岳嵩高灵庙碑》极相似,康有为评价其为“端朴若古佛之容”,“朴厚古茂,奇姿百出”。此碑的书法体现在隶楷之间,展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风格,为汉字演变和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西狭颂》因是石刻摩崖,所以字迹显得粗犷雄强,结构美观,刀法有力。其书法古朴方劲,刚健整饬,用笔多方笔起收,少作提按,取中锋行笔,兼参侧锋作波磔。此碑在汉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书法篆意楷形,既严劲又灵动。
《石门颂》的结字大小不一,洒落有致,纵横劲拔,流露出天真、飘逸的新奇之趣。它将隶书的整饬变为灵动,把规整变为奔放。其笔画逆入逆出,含蓄蕴藉,行笔处道劲有力,如挽舟逆行。从全局来看,整篇风格统一,字体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充满灵动之感。
欣赏隶书中的这几大名碑,就像拨开云雾,豁然开朗。它们有的秀美如美女,有的粗矿似大汉,各有风姿,各有千秋。这些碑帖如云的汉隶瑰宝,不知哪部最合你心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