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空难频发的国度吗?你或许还不知道这些
航空界有个关于安全飞行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征兆以及1000个潜在隐患。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的一架波音737-8飞机飞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途中发生坠机事故,造成149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死亡,其中包括8名中国乘客。这次空难因其惨烈程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是继去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空难之后,波音737-8飞机发生的第二起空难。作为广泛使用的机型,波音系列飞机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各种空难的主角。在亚洲历史上最严重的10场空难中,波音系列飞机独占了3起。
尽管空难事件令人痛心,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空难伤亡并不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减少的过程。上世纪40年代初,空难事件和伤亡人数都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接近50年代时,空难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并一直居高不下,直到80年代才有所降低。如果只看近几年的数据,2018年的空难造成了561人伤亡,是2017年空难伤亡人数的9倍多。这说明空难的伤亡数字是极不稳定的。
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美国才是空难次数最多的国家。人们可能认为空难更多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但实际上,美国和俄罗斯是发生空难次数最多的国家。美国的839起空难造成了10767人死亡,俄罗斯的522起空难造成了8404人死亡。这些数字远远超过了巴西、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的空难次数。其他发达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也位列空难最频繁的国家之列。这是因为与稀少的航路和有限的航班相比,发达国家的航路密集、航班频繁,飞行次数多了,出问题的概率自然也随之上升。
还有一个与人们常识相悖的事实是,飞机在平飞时比起降时更容易发生事故。一架飞机的飞行过程可以分为腾飞、爬升、平飞、下降、降落五个阶段。据统计,平飞和下降两个阶段发生的空难最多。近年来,虽然下降阶段发生的空难显著减少,但平飞阶段仍然是事故多发阶段。以2018年为例,全年发生的18起空难中,有11起发生在平飞阶段。这是因为平飞阶段占据了飞机飞行过程的大部分时间,航程长,发生问题的概率自然增大。
面对鲜活的生命,数字或许是苍白的。因为无论多么小的概率事件,对于当事人和其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致命打击。逝去的生命无法追回,但数字可以警醒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如航空界的“海恩法则”所言,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的小事故和隐患。事故的发生是量变的结果,技术的进步永远不能代替人的责任心。每一次远行,都应该严谨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