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浩渺的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其水源起源何处?科学家们对此提出了众多假说。其中,一种引人入胜的理论认为,地球的水可能源于小行星的撞击。你是否想象过,那些遥远的小行星,在撞击地球的瞬间,带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小行星中的熔化岩石竟然“藏”有大量的水分。这一现象不仅为地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探索其他行星的水资源分布提供了线索。特里克·戴利博士表示,如果这些水以液态存在,那么它就成为了生命的关键组分之一。
水和挥发物的来源和运输问题是行星科学中的重大难题之一。戴利博士补充道,这次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小行星可以将水输送到行星、卫星以及其他小行星。这一过程始于太阳系形成的初期,至今仍在继续。
为了探索这一假说,研究人员利用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艾姆斯垂直射击靶场”进行模拟实验。这是一把巨大的垂直枪,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在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次实验在真空中进行,模拟小行星的撞击,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8000公里。
撞击后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留下了陨石碎片、角砾岩和由撞击高温形成的玻璃。根据最新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结果,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来自小行星的水分。这些逃逸出来的水蒸气可能在角砾岩和玻璃的形成过程中被“锁定”。
尽管存在一些科学家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撞击会使水分和挥发物散失,但此次实验为小行星输水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者Kathrin Altwegg表示,这场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它展示了实际、明确的实验在验证理论时的重要性。
这场关于地球水源的争论还将继续,毕竟一个实验或一篇论文无法解答所有的问题。而且,这只是一个小规模的模拟实验,并不能完全证明小行星输水假说的真实性。布朗大学的这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小行星可能通过碰撞将一部分水带到了早期地球上。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艾姆斯垂直射击靶场”是一把强大的工具,能够模拟陨石在不同位置的撞击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数字模拟已经变得十分容易,但垂直射击靶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舒尔茨教授表示,他喜欢找到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事情,而且他认为垂直射击靶场永远不会过时。
在这个靶场中,布朗大学的彼得·舒尔茨教授进行了许多实验,模拟不同陨石的撞击效果。他说:“模拟火星和金星上的撞击是不同的。火星的大气会使撞击产生的物体向各个方向喷射,而在金星上,由于大气压较高,这些物体则不易扩散。”近50年来,垂直射击靶场帮助科学家解决了许多问题,为我们揭示了行星表面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