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回首往事,十三年前的汶川地震成为中华民族心中无法忘却的伤痛。那一天,大地颤抖,山岳悲鸣,无数家园化为废墟,生死离别成为撕心裂肺之痛。就在那最黑暗的时刻,我们的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团结的力量,共同面对灾难,抗震救灾的壮举凝聚起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那一刻,被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

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天,是我们为了铭记历史、警醒未来而设立的。在这一天,我们要铭记那些无法抹去的记忆,同时更要铭记那些在灾难中展现出的伟大精神。我们以前辈的精神为榜样,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态度,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灾难不分过去和未来,它随时可能发生。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永无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今年的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森林火灾、地震地陷、大风扬尘、暴雨洪水等,这些灾害都会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应该对每一次灾害保持敬畏之心,从中吸取教训,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我们也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面对灾害风险时做到尽早防范、尽力化解,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防灾减灾不仅是应对灾难的暂时行动,更是一种长远的谋划。防灾减灾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到防灾于未萌、处置于瞬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常态化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紧盯各类重点隐患区域。我们还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我们还需要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在这个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靠前指挥,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也要各司其职,共同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我们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只要我们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就能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5月12日这一天,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逝去的同胞,更是那些在灾难中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如今的神州大地充满了坚强和智慧的力量,如同防灾减灾日的图标所寓意的那样——美好、未来和希望。让我们从我做起,全民行动,共同守护安全。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不断提高。

|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包裹快递|国际快递资费|国际物流公司|深圳国际物流|dhl国际物流|tnt国际快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