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票区块链报关单成功申报,开启区块链应用新篇章
4月17日,在天津海关,罗姆半导体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全国首票区块链报关单。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海关贸易领域的实际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区块链,这一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投资领域备受瞩目的技术,正在金融、跨境贸易、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它能在无限的互联网环境中建立一种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为新时代的技术革新带来重大变革。
在天津口岸,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再次走在了前列。据了解,罗姆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是天津口岸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的试点企业之一。该公司成功申报的一票区块链报关单中,涉及商品名为“塑料框架”。在这一流程中,收货人、舱单传输人以及报关行均在区块链中进行信息的交叉验证,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数据交互。
天津口岸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将区块链技术与跨境贸易各业务环节应用系统有机结合,构建了一条可信的业务链条。通过境内上链企业如实上传的数据,海关系统不仅能够进行校验,还能通过单据校验结果的识别,实现对于风险的精准把控。这一创新举措将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企业申报带来了从“自证”到“他证”的转变。
海关总署科技发展司的曹泉表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企业申报的“自证”变为“他证”,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这一技术还将企业造假成本大大提高,为海关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信息来源。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表示,该项目开创了跨境贸易新时代的三个第一,形成了从技术平台到标准规范体系,再到联盟生态和创新孵化的全方位可信绿色贸易生态圈。
自该项目试点以来,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空运普货和B类快件,微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立足海运平行进口汽车,打造了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完整业务链条。这一项目的上线试运行将服务范围涵盖天津海港口岸和空港口岸的监管部门、广大进出口企业、物流行业、认证行业及金融行业。
现场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正积极推动银行校验数据的进程,以便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区块链验证数据对企业风险进行准确评定,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条件。
全国首票区块链报关单的成功申报是区块链技术在海关贸易领域应用的一大里程碑。它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还为优化营商环境、降低金融服务门槛、解决中小进口企业信用难题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