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发明人工树叶 能够产生电流

最新进展:人工树叶的绿色革命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发能够模拟自然界神奇树叶功能的“人工树叶”,因为树叶被视为利用太阳能的佼佼者。从约翰·特纳在实验室成功合成第一片人工树叶至今已有多年过去,该领域的研究一直被视为科学家们神圣的终极目标之一。尽管早期的尝试由贵重的金属材料制成,且性能不稳定,未能广泛应用,但最近的研究进展令人振奋。

丹尼尔·诺切拉在第241届美国化学学会的年会上展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效且廉价的“人造树叶”。这个创新的原型装置就像一个薄如纸片的扑克牌,置于阳光下即可持续进行光合作用长达45小时。当被放入水中时,它能够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这些气体随后被储存在燃料电池中用于发电。令人惊奇的是,仅一加仑的水(约合3.78升)产生的电量就足以满足一个家庭一整天的电力需求。

诺切拉兴奋地预测:“不久的将来,印度和非洲的贫困村庄都将能够采用这种技术的电力装置。” 这一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寻找替代能源的征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甚至有人大胆预测,这片小小的“树叶”可能会彻底改变未来的能源格局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

与传统的硅光电池板相比,“人工树叶”的成本更低,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种化学催化材料,利用镍和钴在阳光下进行“半光合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将水分电解为氧气和氢气,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在各种废水中进行。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光合效率高达自然树叶的10倍,预计未来将会有更高的效率。

该发明的核心在于发现了高效且廉价的电解水电极催化材料,这使得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人工树叶”还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储能方式:在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池将电力转化为化学能(氢气和氧气)进行储存;到了晚上或阴雨天,再通过燃料电池将这些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尽管中国科学家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成果,如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团队成功模仿了特定植物叶子的结构并为其赋予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挑战,如成本、稳定性和耐久性等问题。诺切拉的最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尽管人们对这一发明充满期待,但我们仍需意识到它仍存在局限性。目前,“人工树叶”并未完全复制自然树叶的所有功能,而只是模仿了其中的部分机制。它还需要依赖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来运行,并且需要新型的压缩气体系统来储存产生的气体以便发电。要想实现规模化应用,仍需克服诸多挑战。“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发电站,”诺切拉说,“未来已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能源之门。”

德邦物流单号查询|德邦快递查询|德邦货运|德邦物流电话|德邦物流怎么样|德邦物流价格|德邦物流网点|上海德邦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