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无糖饮料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健康选择。近期关于甜味剂阿斯巴甜的争议再度引发人们对于无糖饮料的关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开始围绕阿斯巴甜展开热议,并整理出含有阿斯巴甜的零食名单,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经过北京晚报记者的核实发现,阿斯巴甜在饮料和口香糖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零食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在市面上,许多无糖饮料的配方表中确实含有阿斯巴甜,如可口可乐零度汽水、百事无糖可乐等。益达、玛氏箭牌等品牌的无糖口香糖也添加了阿斯巴甜。
在超市的零食区,阿斯巴甜出现在配料表中的概率较小。只有部分品牌的薯片、话梅等零食中含有阿斯巴甜。好丽友的部分产品、个别话梅产品中也添加了阿斯巴甜。相比之下,乳制品使用阿斯巴甜的产品也较少。
如今的饮料市场,“无糖”概念大行其道,尤其进入夏季后,无糖饮料的竞争更为激烈。尽管许多饮料宣传“无糖”,但配料表中仍然有人造甜味剂的身影。除了使用阿斯巴甜的品牌外,元气森林主要使用赤藓糖醇,农夫山泉的“0糖”苏打气泡水则添加了多种甜味剂。值得注意的是,三得利、东方树叶等个别主打无糖的茶类饮料既没有蔗糖也没有使用甜味剂。
那么,阿斯巴甜究竟是什么呢?据新华社报道,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人工甜味剂,其热量极低,但甜度极高。由于其特性,阿斯巴甜被广泛用于低热量和无糖的食品中,如饮料、奶粉、糖果等。
关于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争议不断。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症研究机构将在7月宣布阿斯巴甜为“可能致癌物”。这让人们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吴广枫提醒消费者,无论是有糖还是无糖产品,都要适量食用。对于无糖饮料和食品,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态度,不要将其作为“减肥神器”。消费者在购买无糖产品时,要警惕消费陷阱,认真查看产品成分表,做出明智的选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关注食品的成分和营养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也要保持科学的态度,对待任何健康问题都要以科学为依据,不盲目跟风。专家钟凯提醒广大消费者,“零糖”食品并不等同于“零卡”。对于有减糖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应当拥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仅仅依赖选择无糖产品来实现减肥目标并不足够明智。虽然选择无糖、低糖饮料作为甜味饮料的替代是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但关键在于整体的饮食平衡和运动。记住,正确的做法是多喝水,避免或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对真正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来说,饮食与运动的平衡才是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