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丑建筑(“十大丑陋建筑”出炉,丑不

在浩渺的建筑海洋中,有些建筑或许比单一的“审丑”更让人难以忍受,那便是眼前集中呈现的一堆奇形怪状的建筑。最近,建筑畅言网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1年“十大丑陋建筑”榜单。这些被点名的建筑,其丑态各异,上榜理由也是直击痛点:“形态怪异杂乱,仿佛炫富、媚俗文旅项目的典型代表”,“造型浮夸浪费,宛如假大空设计的丑陋化身”,“设计手法粗糙,比例严重失调,弄巧成拙”。用网友的话说,这份榜单简直就是“建筑界的大型翻车现场”。

其中,海南儋州恒大海花岛建筑群更是成为了焦点。这并非孤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太多“丑到天际”的建筑,它们或热衷于毫无新意的抄袭、山寨,或沉迷于逼真的仿生学设计,甚至有的刻意追求“最高”、“最长”等虚名头衔。正如上榜理由中尖锐指出的那样,“虚假、浪费的夸张手段盲目追求城市奇观,掩盖了建筑主体的平庸设计”。

建筑作为一种凝固的艺术,其审美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对于这份“十大丑陋建筑”榜单,网友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这也正是类似评选所蕴含的重要社会价值所在——并非要一锤定音地给出结论,而是希望能够开启一种讨论,引导人们更多关注身边的建筑,意识到它们对于城市景观、城市文化的塑造作用。当市民对建筑更加讲究起来,自然会对城市天际线形成一定的反作用,倒逼建筑主导者尊重民意、认真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建筑虽然占据了大量城市空间,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建筑对于城市生活和社会审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歌德所说,“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的营造应该超越基本需求,形成真正有审美高度、尊重当地文脉的城市天际线。

未来,我们期待类似的建筑榜单能更加多元、权威,引导市民参与,鼓励公众发声。我们既需要晒晒“最丑建筑”,构筑共同的审美底线;也需要用最美的建筑来“洗眼睛”,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纵观历年来的“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我们发现“丑陋”程度正在逐渐降低,这反映出我们的建筑审美底线在不断提升,社会对建筑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一切的改进和进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今年四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印发了《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要求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禁建设“丑陋建筑”。无论是用犀利的语言吐槽这些丑陋建筑,还是在政策上加强监管,最终都是为了构建更为美观的城市空间,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发展。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的这篇文章深刻而生动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德邦物流单号查询|德邦快递查询|德邦货运|德邦物流电话|德邦物流怎么样|德邦物流价格|德邦物流网点|上海德邦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