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代,由于科技的局限,女性的美丽更多地依赖于自然的恩赐,尤其是女性的酥胸,大多依靠自然的发育。历史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但在那个时期,似乎人们并不特别关注女性的乳房。那么,在历史上,是否有人钟爱丰满的女性呢?如果有,女性又是如何迎合这种喜好,通过丰胸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呢?这两本唐书中,留下了相关的蛛丝马迹。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唐文宗的一位神秘妃子。虽然历史对她的记载颇为模糊,但她的事迹却透露出一个关于审美和权力的小秘密。这位主角是唐文宗最宠爱的妃子,也是废太子李永的母亲。在唐文宗的私生活中,他看似是一个模范丈夫,一夫一妻,举案齐眉。历史告诉我们,唐文宗其实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史料中零散的记载中,唐文宗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单一。他临幸宫女非常随意,并没有固定的记录。在众多嫔妃中,有一个特别的例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杨贤妃。她是唐文宗后宫中有册封的贵妃之一,位列德妃之后,属于第四等级。杨贤妃的晋升与她的丰胸有关。
曾经有一天,唐文宗吟咏了一首名为《宫中题》的诗:“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在吟咏时,杨贤妃陪伴在侧。背景是太子李永因行为不端,让唐文宗动了废黜的念头。王德妃因为宠爱太子而惊恐万分,一病不起。杨贤妃在这个关键时刻从昭容连升三级册为贵妃。
杨贤妃有着独特的女人味,据学者们推测,唐文宗诗中的一句“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是对临幸之后的描写。她深得唐文宗的宠爱,甚至影响了王德妃和太子的命运。虽然她没有儿子,但她却暗中诽谤王德妃和太子,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是女子间的妒忌争宠?或许还有其他更深的动机。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久后王德妃去世,李永被软禁并最终暴毙。据考证,李永可能是在唐文宗和杨贤妃的暗示下被暗杀的。
然而对于这一事件,我认为只分析了一半。即便是要除去隐患,唐文宗也不至于残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真的要动手,直接安个罪名就是了,何须暗杀?相比之下,杨贤妃有动机暗杀太子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更加暧昧不明,她不断向唐文宗推荐安王李溶为皇太弟,这其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是否他们之间有着某种关系?这个问题不仅让唐文宗怀疑,也让后来的唐武宗断言李溶“恭维”了杨贤妃。有人猜测李溶是个小白脸!无论如何,“杨贤妃事件”成为历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谜团。在历史的长河中,女人的美丽总是伴随着权力的争斗和男人的目光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