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中。最近有一款游戏让许多年轻人沉迷其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低头人”。
目前,在某基地接受治疗的网瘾青少年中,有高达80%都是因为沉迷于“王者荣耀”。那么,青少年们哪些生理特点让他们容易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呢?而网瘾又是如何改变他们的大脑结构呢?
在1995年,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首次提出了“网瘾”这一概念。尽管在电脑尚未普及的90年代,这一理论被视为前沿科技领域的话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仅仅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网瘾青少年人数已经飙升至2500万,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总数。
梁启超曾言:“少年强则国强”,而现如今,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令人忧虑不已。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智能手机和WiFi的普及,网瘾青少年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甚至呈现出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以“王者荣耀”为例,这一话题再次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
这些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他们的大脑发育往往容易受阻。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系副主任陶然教授曾分享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例:在他的基地里,曾有17个孩子为了节约上厕所的时间、提高游戏效率而每天带着尿不湿。这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所表现出的精神兴奋、欲罢不能、时间失控等行为特征,忽视了与社会的交往和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了强烈的心理依赖。
陶然教授还提到,从他们基地的治疗和调查情况来看,网瘾青少年的分布呈现出鲜明的极端化现象。这些孩子从小生长的环境大多都不完善,普遍缺乏父母关爱、情感交流和正确引导。沉迷游戏不仅会导致社会功能受损,还会带来身心危害。陶然教授甚至将网瘾视为一种疾病,因为长期维持网瘾状态的青少年,其大脑发育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游戏虽然只占青少年大脑的一小部分区域,但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导致脑部其他区域的供血不均衡,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
那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呢?从事青少年脑部研究多年的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告诉记者,青少年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他们更多地是用感情来思考问题,容易接触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被“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所吸引和“蛊惑”。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来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