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宜宾复龙镇峭壁间的汉代古墓群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各地的风俗特色如繁星般璀璨,各自诉说着不同的地域故事。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其中一些风俗特色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历史的珍贵记忆。

在四川宜宾县的复龙镇,有一种神秘的风俗引起了人们的好奇。那里的“蛮子洞”或“蛮洞子”的墓穴,究竟是何人建造?为何建在峭壁上?又是如何入葬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像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近日,我有幸在复龙镇文化站站长徐永超的引领下,一睹这些神秘墓穴的真面目。我们来到了复龙镇犀牛村上二组,紧邻“三十六臂”的半山腰。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片汉代直穴式古墓群,这些古墓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这些岩墓大多建在数十米乃至一百多米的峭壁上,由于地势险峻,很少有人能够涉足。岩穴内外除了有一些简略的图案和人物浮雕外,没有其他的文字记载。这使得人们对于这些岩墓的了解仅限于猜测和想象。

在“箱子石”附近,我们发现了若干岩穴墓,这些洞穴形状相同,但大小略有差异。除几座离地面较高无法攀爬外,其余均可搭梯进入。钟老师用卷尺量了一个洞穴,发现数据都与“8”有关,不禁让人产生遐想。洞门的高度、宽度以及门外两侧的人物雕像的尺寸都与“8”有关,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岩穴内的两壁有的呈现出蚊帐型的“褶皱状”,有的则只有斜斜的直直凿痕。其中一座岩穴内侧刻有羊头浮雕图案,线条简洁流畅,似乎在表达着一种美学理念。另一座岩穴的右内侧刻有一幅犹如展开的“画卷”,画面为一坐一立相对人像,坐者形态庄重,状若训令;立者则刻得较为粗糙。

这些内外人像的装束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椎髻、束腰、右衽、短衣、跣足,明显有别于汉民族的风俗。据专家考证,这些岩墓的主人可能是相传的僰人。僰人曾在宜宾受封“僰侯国”,因此这里也有“僰道”之称,“南丝绸之路”也曾经过此地。目前,“僰人说”被多数人所接受。

在“二环山”稍下的地方,另有两座相邻的岩墓。岩穴外下方阴刻着三个裸体人像,其中一男一女正在交合,另一裸男旁观。有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僰人的“生殖崇拜”。僰人数量较少,常常面临战争、疾病等挑战,因此他们渴望增加人口以壮大族氏,由此产生了对生殖的膜拜。

关于僰人的来龙去脉,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至于他们为何消失,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僰人与明王朝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明王朝调集三省大军围剿僰人,导致数万僰人全部丧生。这个神秘的民族就这样永远地消失在了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德邦物流单号查询|德邦快递查询|德邦货运|德邦物流电话|德邦物流怎么样|德邦物流价格|德邦物流网点|上海德邦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