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凡逆仙,颠倒乾坤在其中”。又有言“顺生凡人,逆得仙途,阴阳颠倒为根”。这两句话诠释了一种哲学上的“反向思维”理念,即采取与常规思维或行动相反的模式。这种理念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着深厚的根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古老的修真秘笈中,都隐藏着这一思想的智慧。据现代武当太乙神剑门关享久先生的《武当修真秘笈》记载,反向思维是通向仙途的重要途径。
秘笈中的节选文字“说我颠来我就颠,颠颠倒倒有根源。一三三一颠倒颠,三三重叠上九天。”揭示了反向思维的与广度。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阴阳的颠倒变化则是万物演化的本质体现。顺应常规则生为凡人,逆用常规则可成仙。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反向思维的应用屡见不鲜。以军事家诸葛亮为例,他利用了司马懿的常规思维,反常态地采用了冒险的空城计,从而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就是反向思维的一种生动体现。
在太极拳的领域里,阴阳颠倒颠的理念也被广泛应用。严格地说,这种阴阳颠倒应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之中。手往上身往下、身往上手往下;手往左身往右、身往左手往右;手往前身往后、身往前手往后。包括腹部内气的鼓荡、内外圈的运转、局部骨肉皮的分离等,都属于阴阳颠倒颠的范畴。在这种运动中,弹簧劲得以不断产生。
这种反向思维的理念,如同弹簧的伸缩,既有韧性又有力量。它在古今多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军事策略还是武术技巧,都体现了其深刻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正是我们在追求人生目标、世界奥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