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否认分拆,国家邮政改革千头万绪

        ems专业化经营建立统一体系不易
  一直悬而未决的邮政改革近来又传新消息,ems先分拆的说法最为主流。
  9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向正在参加国家邮政局机关迎国庆演出节目彩排的国家邮政局速递局办公室副主任荣晓刚求证此事时,她说:“邮政改革方案目前有好几个,但至今仍没有定下哪一个,至于ems分拆的说法目前仍没有官方的说法。”
  9月28日上午,国家邮政局新闻处肖文燕对记者否认了这个传闻。她说:“根本没有这回事,也没有ems分拆这样的方案。”
  不过,邮政专家、参加《邮政法》修订的全国邮委会学术部常务副主任顾联瑜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邮政改革方案的确已经送交国务院,而关键性的修订的新《邮政法》草案也已经报到国务院法制办,今年年底争取列到明年全国人大会议的议程中。
  他说:“外界对邮政改革方案的猜测不足为怪,邮政改革确实拖了很长时间,原因是邮政改革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其中的确太复杂,国家邮政局方案就做了好几个。”但是他没有透露上报的是哪一个方案。
  有媒体称:“6月以来,国家邮政总局正悄悄地在全国多个区域进行ems独立运作试点。此举是为了将各地ems业务独立出来组建全国性的ems总公司,然后将ems独立打包上市”。
  顾联瑜说:“ems分拆的说法并不新鲜,国家邮政局一直在努力探求专业化经营的道路,我也赞成成立各类业务的专业公司独立出来,虽然还是属于国家邮政的一部分,但必须自负盈亏,不过使用全国的邮政网络要付钱。”
  他说,目前的关键是要将全国的ems归统起来,实现统一的价格和运行机制。10年前,国家邮政局曾打算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城市的速递局归统起来,但最终因为广州方面的反对而不了了之。在目前整体结构下,ems分拆出来总体未必赚钱,因为各省的邮政部门并非独立的核算单位,成本统一由国家邮政局承担,因此为了完成国家邮政局每年下达的业务量,一些地方邮政部门毫无顾虑地将ems业务打折。尽管如此,中国邮政在快递业务市场的地位还是日渐萎缩。从1995年起,中国邮政ems营业额的年增长率只有2%,市场份额则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ems在国际快递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由最高峰时的近97%,跌到目前的40%左右。
  总的来说分业务分拆的声音显然越来越大。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中心主任刘刚也认为,将ems首先分拆上市是明智之举,在快递这样一个典型的竞争行业,监管者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双重身份使中国邮政处于两难境地。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把速递业务从邮政业务中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公司,由邮政部门控股。
  但是这种分拆优质资产的上市方案遭到了邮政内部很多人的反对,认为这种方式并不符合邮政行业的基本特性。反对者的观点是:邮政有个网络效应,邮政体系的核算也是收入、支出全国统一“一本账”,各业务间却成本收益核算不清。该上市方案会造成不同区域利润分配不公。
  上市搁浅,是否盈利账难算
  2002年底,国家邮政局曾设想以北京和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为主体组建一家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邮政总公司,整合其快递、报刊发行、物流等整体业务,争取到香港上市。
  上市必须先盈利,这道门坎首先难住了中国邮政,至今未有下文,“国家邮政局对上市的事现在不提了。”顾联瑜说,“我是反对切块上市的,因为邮政网络是全程全网的,不可能有好的办法来解决结算问题。上市的难度更大,因为中国邮政还负责普遍服务的任务,在没有补偿机制的前提下是很难盈利的,也很难算清楚到底有没有盈利。”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从1999年邮电分家起?国家每年分别向中国邮政补贴80亿、50亿、30亿、10亿?即“8531计划”?到2003年“彻底断奶”。但即便如此?中国邮政在1999、2000两年依然亏损。2001年中国邮政终于实现利润6000万?2002年实现利润1.2亿元。但是如果考虑财政补贴的因素,事实上还是没有盈利。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邮政改制成企业后,可以按照国家目前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政策?采取国家控股的方式进行上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邮局上市时机还不成熟,政府对邮政普遍服务应有的补贴等问题没有解决,上市的基础不到位。让一个商业化公司承担普遍服务有问题。
  有媒体分析称,中国邮政改革可能要学德国邮政成功上市的经验:“2000年11月20日上市的德国邮政?在全世界拥有37家快递公司、航空货运公司和货物投递公司?并且通过一系列收购最终控制了dhl国际有限公司51%的股份。以其每股21欧元的发行价计算?该公司的市值达到了234亿欧元。”
  顾联瑜对此并不认同,因为“中国邮政不可能有德国邮政局这样雄厚的资金,没有资金就不可能控制市场。”
  邮政储蓄走向不明
  今年2月?邮政储汇局的结算总量达到了1096.94亿元。邮政储蓄收入占中国邮政收入的一半?而且据了解越是基层邮储比重越高。因此有人担心一旦将邮储从邮政分离又没有补偿措施的话,这些邮政的营业网点将立刻垮掉。
  邮政储蓄一直是中国邮政稳赚的一块,收入占中国邮政收入的一半?在1999年邮电分家后三年中?邮政储蓄业务的增长率达到87%?原因就在于邮政储蓄资金呆在央行坐吃息差,给中央财政造成很大压力。而按照2003年8月1日起的新规定,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部分?要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1.89%计息。这意味着按照目前1.98%的储蓄利率?如果新增存款再转存至央行?则邮政储汇局将倒贴给储户9个基点的利差。邮政储蓄资金必须走向市场?寻找新的资金运作模式。
  从2003年9月起?国家邮政储蓄资金出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据悉?目前邮政储蓄存款的主要使用方向有三个?银行间同业拆借、债券市场运作和商业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同业拆借利率仅在2%左右?国债的利率也不高?而且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可能是收益最高、风险最小的使用途径了。
  据消息说,在此次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中,邮政储蓄今后将从一个单纯的揽储机构改制成邮政储蓄银行,独立经营,并划归央行管理。根据该方案,2004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在中央银行的原有存款分5年逐步转出:第一年为10%;第二年为15%;第三年为20%;第四年为25%;第五年为30%,未转出部分仍按当前利率付息。
  虽然有资金流动到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但是必须看到?这个收益是填不饱中国邮政的?原来邮政储蓄的息差收入就占中国邮政收入的一半?现在只有1000多亿进入债市?要完成中国邮政持续盈利的目标是不可能的。邮政储蓄资金还是要在资本市场找新的出路。而2004年4月12日发改委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重点做好4项工作”中强调:“完善邮政储蓄政策?调整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所以有媒体认为邮政储蓄的改革的方向可能是成为农业政策性银行。
  在媒体披露的此次邮政改革方案中,邮政储蓄可以自主运用资金,并允许邮政储蓄参与银行间市场债券买卖;办理中资银行、农村信用社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开办农村地区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自2004年8月1日起,经批准,邮政储蓄可以在原有业务基础上,逐步开展基金投资、个人质押贷款、同业拆借、外汇存款、票据、对公结算等业务,扩大经营范围等等。这就等于邮政储蓄银行成为一家普通的商业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对此表示反对?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应定性于以“批发”为主的特殊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不做直接面对企业的贷款业务,只将资金批发给其他金融机构获取利差。因为从邮政储蓄的现有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以及运作方式来看,邮政储蓄部门根本不具备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一旦开展零售业务,必将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而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建第五个国有商业银行。
  新《邮政法》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是关键
  “关键是邮政的账算不清楚。”顾联瑜指出,由于邮政承担的普遍服务性业务而大量赔钱,一切邮政改革的办法应该基于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否则很难解决根本性问题,所以希望尽快通过新修订的《邮政法》。
  目前邮政储蓄以及邮政营利性业务事实上为邮政提供隐性巨额补贴。一般讲,普遍服务补偿资金的来源可有:国家财政补贴,对普遍服务业务予以免税,建立普遍服务补偿基金,社会捐赠等等。
  据了解,国家邮政局对正在修订的新《邮政法》第五稿中曾经要求:每个从事信件、包裹寄递业务的企业提取其业务收入的4%用于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这一点却遭到外资快递和民营快递的强烈反对。此后新《邮政法》修改稿已不再提“4%”。
  至于国家财政应该补贴多少,邮政与财政部的补偿额度明显有出入。国研中心金融所的研究显示,关于邮政普遍服务的实际亏损额,据邮政部门的测算,每年至少需财政补贴100亿元才能自求平衡。其理由是,根据“8531计划”,中央财政从1998-2002年共补助邮政170亿元,加上113亿元的建设资金补贴,平均每年补贴70亿元。如果考虑到邮政收入的水分(2002年估计为30亿~40亿),则合计为100亿元。而根据中介机构的测算,该数值为45亿元,两者差异较大。
  国研中心金融所研究认为,由于过去邮政对各类业务没有单独核算,不同业务混在一起共用邮政设施和网络,所以要得出准确的数据相当困难,这也是财政与邮政部门产生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

|邮政物流单号查询|中国邮政物流|邮政快递单号查询|邮政快递电话|邮政快递收费标准|邮政快递包裹查询|全球邮政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