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品种无疑是实现丰产的关键所在。要想达到增产的目的,必须选用具有丰产潜力的品种。在良种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遵循前人总结的经验,即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筛选,如三月选花、五月选树、七月选果、十月选籽。三月,我们应选择那些拥有多雌花和一定比例雄花的少花花序类型,特别是叶包花类型的品种。到了五月,我们应选择那些树势健壮、分枝良好、有效结果枝多且无病虫害的树木。到了七月和十月,我们则要关注果实的品质和种子的质量,如选出果重、果皮薄、鲜果出籽率高以及籽大仁满、出仁率高、含油率高、油质好的种子。
在我市,已经培育出小米桐、大米桐和对年桐等优良品种。我们可以从这些品种的单株上采集种子用于造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良种树上采条进行嫁接繁殖,使用无性系进行造林。
对于造林地点的选择,我们应优先选择向阳开阔、避风的缓坡山腰和山脚。这些地方的土壤深厚、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或中性,是栽培油桐的理想之地。相反,海拔过高的冲风地、低洼积水的平地、隐蔽的山谷以及过于粘重的酸性土壤则不适宜栽培油桐。四旁和地坎边角是栽植油桐的绝佳地点。
由于油桐生长迅速,枝繁叶茂,因此需要较大的营养空间面积,不宜种植过密。农谚有云:“欲得桐子结,桐树莫搭叶”。在造林密度的设计上,我们需要考虑经营方式、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等多个因素。对于小米桐、大米桐等品种,一般实行早期套种,后期纯林,株行距设为4至5米,每亩种植20至30株。而对年桐则适于密植,株行距一般为2至3米,每亩种植110株为宜。
要想实现油桐的丰产,细致整地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整地可以采取全面整地和带状或穴状整地两种方法。对于缓坡地,可以在秋季整地后施足底肥,结合播种冬季作物如小麦、豆类等,直播桐籽。而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则可以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的方法。在整地过程中,应挖掘深度达20至30厘米的播种穴,并按照既定的株行距进行挖掘。随着间作套种的进行,逐渐形成水平梯地,为油桐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