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虽然队伍规模不大,但热情不减。一开始的石头台阶,对心肺功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一位家长力不从心。幸运的是,她的女儿已经长大,能够独自与我们一同攀登这座巍峨的山峰。
出发前的合影,记录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和期待。正是这段台阶,让一位家长选择了退出。户外爱好者对台阶往往抱有抵触情绪,因为走台阶会让人感到疲惫。其主要原因在于,走台阶是被动的过程:高度基本一致,你只需进行机械式的运动。而探索未知的路途,每一步的距离与高度都充满变数,这种节奏我们自己可以把握。
终于走过了台阶,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在这里,又有一位妈妈显得有些吃力。如今的人们,由于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或许是因为年轻疾病还远离大家,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养成运动习惯的重要性。我始终认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需要更加勤奋。真正的陪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接触,更是情感上的交流与理解。
疫情期间的封闭隔绝生活,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时,家长更应该多带孩子走进户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置身于茂密的森林中,绿意盎然,让人感受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爬山过程中,我们走走歇歇,享受这种节奏。登上一座山头,远眺周围的风景,总是让人感到视觉上的愉悦。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也是一种享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出他们和我们自己的能力范围。比如学习,有些孩子并不适合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但家长却往往强求。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许多家庭在谈及学习时,母慈子孝的局面瞬间被打破。如果你家也是如此,那么你需要反思一下,你的要求和孩子的实际能力之间是否匹配。
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林间的小孩》,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现代科技发展造成年轻一代与自然的脱节,导致的肥胖、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和抑郁等问题。我这位看山的老头,始终相信自然在人的心理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压力,家长往往不自觉地把孩子和自然割裂开来。
今天攀登的这座山,虽然强度不高,但依然有不少人觉得累。汽车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不是汽车的奴隶。这个道理却常常被忽视。
在今天的行程中,我们一行人还进行了自然观察与探索。孩子们投入地找起了蚂蚁和昆虫,这种深度的陪伴与观察,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今天的旅程结束了,我们一行人返回起点。望着对面的山头,小心下山的路上,我们谈论着这次旅行的收获与感受。虽然今天强度不高,但很多人已经感到疲惫。这或许是我们平时缺乏锻炼的体现。这次的爬山之旅也让我们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更好地关爱自己,关心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