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与城市共舞:河北石家庄的创新管理之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共享单车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喜,为我们的城市出行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这场“惊喜”的背后,如何管理共享单车使之与城市和谐共生,成为了城市管理者们的新课题。在河北石家庄,一场关于共享单车管理的创新实践正在展开。
共享单车的出现,像一场风暴席卷而来,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但也带来了“野蛮生长”的问题。对于许多城市来说,这场风暴中的“新想法”正在逐渐浮现。特别是在河北石家庄,这座城市正在一套行之有效、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力图使共享单车从“帮忙”到“不添乱”。
王哲斌,一名普通的石家庄上班族,他感受到了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注意到了城市中的变化。“秩序好了,路也通了。”他欣喜地看到,共享单车停放变得整齐划一,新的停放区域也已经划设。
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对共享单车运维模式的规范。在石家庄,曾经地铁站出口处的共享单车堆积如山,疏于维护的单车不仅无法满足骑乘需求,还占用了城市空间。但现在,每天都有擦洗一新的单车供人骑乘,每当夜幕降临,运维人员就会将单车运走进行维护。
“要想让单车‘活’起来,首先要保证运维力量跟得上。”河北石家庄市城管局市容监督处负责人王晓鹿表示。为此,石家庄市城管部门和交管部门定期约谈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协商运维管理办法,双方出了一条政企联动的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单车企业管理微信群”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个在2017年建立的微信群中,汇集了运营企业以及多个部门负责人。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刻在群内反馈,责成相关企业处理。
除了规范运维模式,石家庄市还通过控制单车总量来做好“减法”。自首批共享单车亮相石家庄后,发展态势迅猛,市区各品牌共享单车曾一度达到40万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家庄市从2017年底开始控制单车总量。
在石家庄的共享单车治理过程中,不仅部门积极参与,共享单车企业也在不断加强自身运维工作力度。哈啰出行石家庄区域负责人王玉姣表示,这几年公司一直在增加运维人员数量和调度频率,并细化了运维人员分工。每位运维人员都要接受定期培训,日常还有详细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陆运良是哈啰单车的地面巡查员,他告诉记者,现在的管理和运营更加规范,也让运维人员有了职业归属感。“这些措施让共享单车管理和运营更加规范,变化是看得见的!”他感慨道。
如今的石家庄,共享单车已经与城市共舞,共同创造着更加美好的出行生活。这种创新管理之道,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便利,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