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鲢鳙的技法与策略
一、钓法要点
鲢鳙,这种趋温的鱼类,当气温降低,尤其是在仲秋之后,其活动习性发生变化,更喜欢在底层水域游走。特别是在阴雨天或早晨气温低于20度时,钓浮往往难以得手,因为它们此时游弋于水深之处。钓者需调整策略,运用比重大、经过发酵的豆渣和颗粒饲料做窝诱鱼,耐心等待鱼群聚集。一旦鱼进窝,表现为水面出现密集的小气泡后冒出的大泡,便可知道鲢鳙已至。应以离底10~20厘米的雾化较慢的饵料进行垂钓。
在调漂方面,采用挂饵调漂法既简单又实用。首先在钩上挂一大团饵料,然后在半水状态下调漂,使漂露出水面2-5目。接着开始找底,注意饵料在到底过程中会有些许雾化,所以挂饵时应稍微大一些,以确保饵料到底后仍有足够量。完成找底后,将浮漂往下移动10~20厘米,即可开始离底钓。
上饵时,需根据水深调整饵料大小,揉搓成饵球后挂在钩上,并稍微捏成三角形。这种形状能使饵料的边缘首先雾化,对鲢鳙形成持续诱惑。而核心部分则在饵料到位后依然保留,长久诱鱼。
二、钓组搭配
底钓鲢鳙时,钓组搭配其实并不复杂。因为鲢鳙虽然体型大,但力道并不强。一般对于10斤以下的鲢鳙,使用主线为2.0、子线为1.2的搭配已经足够稳健。如果钓者在子线上加设了O型圈用于卸力,还可以使用更细的线。对于硬调的综合竿和软调的竿子各有偏好:喜欢直接与鱼对抗的快感可选用硬调的4.5或5.4米竿;而喜欢与鱼周旋的乐趣则可选择软调竿。至于鱼钩的选择,出于保护鱼的考虑,不建议使用带有倒刺的鱼钩。秋季气温较低时,底钓鲢鳙的钩号应稍大一些。
三、遛鱼技巧
说到遛鱼,这是一个技术活。锚到的鲢鱼有着强烈的爆发力,上钩后会直接向前猛冲一段距离。钓者在遛鱼时需注意:首先不要打满竿;其次当鲢鱼斜游时采取斜拉控鱼;直游时则倒竿控鱼;整个过程需迅速反应以防切线。使用失手绳也是关键,在无法稳定控制鱼时及时抛出钓竿使用失手绳是明智之举。值得注意的是鳙鱼的特点:头大身短、行动缓慢、中钩后爆发力度较小但缠斗时间长。在遛鱼时需有耐心并灵活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建议选用软调竿进行钓鲢鱼以更好地控制鱼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