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种香菇管理方法 香菇生料栽培的栽培管理

步入充满科技氛围的栽培之旅,首先面对的是拌料环节。将多菌灵巧妙地融入清水中,并与麦麸一同融入培养料内。随着不断加入的清水,我们需充分搅拌,直至培养料的含水量恰到好处,达到约60%,其湿润程度需恰到好处,手握时指缝间应有水滴出,但又不会过于湿润。pH值维持在6.5至7之间,再混入10%的菌种,这一切的精细操作都是为了培育出健康的菌丝。

接下来是压胚或装袋的环节。在洁净的水泥地上,我们会先铺上一层由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塑料薄膜。然后,将精心准备的长宽为33厘米、高为8厘米的木制框模置于薄膜之上。接着撒上一层1厘米厚的菌种,再将拌种的培养料倒入木框内,稍稍加压使其平整。表面再撒一层菌种,确保培养料不外露。用木板刮平、压实,松开框模,形成厚度为6~7厘米的菌种胚块。如采用袋装,则直接将拌种的培养料装入袋内,中央插洞,两端撒上一层薄薄的菌种,扎口密封即可。

当我们进入菌丝培养阶段时,最关键的是保持最适温度——25℃,以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微妙平衡在60%~65%之间。菌丝生长期间,我们要避免掀动薄膜,以防杂菌侵入,并保证环境温度的稳定。当菌丝长满时,为其翻面继续培养4~5天,待表面菌丝有约40%转变为褐色时,便可上架催菇。

来到出菇阶段,我们需将温度控制在12℃~18℃,并利用昼夜温差促进香菇子实体的形成。菇房内的湿度应维持在90%,这需要我们通过向地面和墙壁喷水、空气中喷雾等手段来实现。同时监控菌块的含水量要在50%~60%之间。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块的含水量会逐渐降低。如果降至40%以下,我们需要将菌块浸入水中充分吸水。采菇的过程要精心细致,待到子实体长到7~8成开展时及时采收。在采菇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采大留小、采管结合的原则,避免损伤周围的小菇和菌块。同时应避免将菌柄基部留在菌块上以防杂菌侵袭。

为了增强菌块的活力与产量,我们还会选择喷施营养液。选用特定的健壮素配方如:一号健壮素中含有B9、维B1、尿素等;二号健壮素则加入了B9、维B1、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在采菇两茬后停水2~3天,连续喷施两至三次营养液,每平方米使用量为0.25%。这可使菌丝变得更加白皙粗壮。

韵达物流|韵达快运|韵达速递|韵达速运|韵达快递查询|韵达快递单号查询|韵达快递人工客服|韵达快递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