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5(J-5)战机是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见证了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款战机虽然已经退役,但其核心部件——涡喷-5发动机,却通过创新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高速公路除冰设备中的佼佼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军民融合的生动案例。
一、歼-5战机概述
歼-5战机作为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其性能参数令人瞩目:最大速度高达1145公里/小时,装配的涡喷-5型发动机,单转子离心式压气机,最大推力达到2.6吨。这款战机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累计生产数量超过1000架。1956年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少数能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机的国家之一。
二、涡喷-5发动机的“破冰”之旅
在2018年的杭州寒潮期间,一个特殊的场景让人们见证了涡喷-5发动机的全新使命。这些已经退役的发动机被巧妙地安装在吹雪车上,用于高速公路的除冰作业。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排气温度达到720℃,吹扫气流接地温度120℃,可以瞬间融化冰雪并吹干路面。单次作业宽度可达15-20米,速度每小时5-15公里。这一方法不仅高效处理结冰路面,远超人工效率,而且适应性强,尤其适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易结冰路段。
三、社会反响与影响
这一军民融合的案例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网友们纷纷称赞这是“军民融合”的典范,敬佩歼-5战机退役后继续服务民生的精神。央视等媒体也报道了其在除冰作业中的实际应用场景。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军民融合的成果,也展现了创新的力量。
这一案例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涡喷-5发动机的全新用途,也让人们看到了军民融合的巨大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的军民融合案例出现,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期待中国的航空工业在军民融合的推动下,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
如需深入了解歼-5战机的设计理念和服役历史,建议查阅航空档案资料,感受这款战机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