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军略的背景与策略选择
当时,德川家康的大本营设在三河冈崎城,其麾下的兵力大约在3万五千人左右。尽管其势力范围包括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及信浓的一部分,总计约一百四十万石的高官位,也不过是官居参议的从三位。与织田信雄的兵力相加,总数也仅达约六万人,远远不到羽柴秀吉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在这种劣势下,若采取分散守势的策略,恐怕首尾难以兼顾,很容易被羽柴秀吉的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于是,德川家康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内线集中优势兵力的策略,以主动进攻为主,静待时机成熟再行动。这种策略实际上是对军事策略中的“攻击就是最好的防御”的最佳诠释。
战争的演变与发展
天正十二年三月九日,一场大战的序幕拉开。织田信雄命令伊势神户城主神户正武进攻龟山城。由于得到了羽柴秀吉军的支持,城主关信盛成功击退了敌人。消息传来,正在准备进军美浓的羽柴秀吉立即调整战略,派遣堀秀政队等攻击交通要冲——伊势峰城。无奈的是,该城正在维修之中,城主佐久间正胜被逼无奈只得逃回尾张。
接下来的几天内,羽柴秀吉的军队继续按照预定计划推进。在陆上和海上的多次激烈战斗中,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雄的联军由于补给不足而不得不撤退。这一系列胜利为羽柴秀吉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争的部署与进展
天正十二年的三月中旬,羽柴秀吉军的先锋部队已经攻入了织田信雄的领地,占领了犬山城并在小牧山附近布阵。尽管德川家康迅速调集兵力进行反击,但在羽柴秀吉主力到达后的大举进军面前,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德川家康亲自率领八千兵力与其余七千兵力汇合后迅速抵达小牧山与织田信雄共同布阵。小牧山虽然只是一个海拔不高的孤立小山,但其视野开阔、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位于尾张平原东北部,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名古屋城。更重要的是,其北方十公里处的重要渡口犬山是战略要地可以阻挡来自美浓的攻击。在关键的时刻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羽柴秀吉在此集结了庞大的军队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击而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雄则在此严阵以待准备迎战这场关乎命运的大决战。由于羽柴秀吉军远道而来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如地形不熟悉补给困难等他决定暂时在乐田布阵观察敌情变化再采取行动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策略削弱对手的力量增强己方的优势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这场战争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较量更是对双方统帅智谋与胆识的一次全面考验。在此关键的时刻每一步决策都关乎着未来的命运因此双方都格外谨慎和用心良苦地筹划着自己的战略部署以期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取得胜利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和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