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象过水稻可以长到两层楼那么高?又或者是鱼池中能容纳大量的鱼,产量惊人?这些场景,在广西钟山县有机农夫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的“非转基因巨型水稻种养”项目基地都得到了实现。
记者在这里见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巨型水稻如巨人般屹立,茎秆粗壮,高度甚至超过了普通人。饱满的稻穗低垂,与旁普通水稻的娇小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型农田的奇幻世界。
双元村,这个坐落于钟山县百里水墨画廊中的村落,风景秀丽,生态良好。这里的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建设现代有机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的绝佳之地。
张瞭,这位从北京回到家乡的创业者,向我们揭示了选择这里的原因。“这里的山清水秀,气候宜耕,资源丰富,而且民风淳朴。这里,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他骄傲地介绍道。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这里的“巨型稻”。经过测量,一株巨型稻的高度达到了2.37米,而且据张瞭透露,这种稻种甚至可以长到2.5米高。亩产更是高达1000公斤,远超普通水稻的300公斤。目前,基地已种植了300多亩的巨型稻,其中170亩已经收割。而且,巨型稻在收割后,留下的稻桩会重新长出新叶和稻穗,被称为再生稻。统计显示,再生稻的比例高达65%。
除了巨型稻的壮观景象,这里的“巨型稻-泥鳅-鱼共生”的综合有机种养新模式也让人眼前一亮。在巨型稻基地中,投放了多种鱼类,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链。这种新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值和利润,还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广西钟山县有机农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元村村民廖年干副社长分享了他的体验:“我以前种的都是传统水稻,但这里的巨型稻让我大开眼界。这种共生模式的利润确实高很多。”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有机农夫的高密度养鱼基地。四个直径8米长的鱼池内,密密麻麻的小鱼在游动。技术总工暴镇屏介绍,这个高科技养殖系统可以监控鱼池的水质、温度、pH值等,并自动投喂鱼食。鱼池内的水是循环使用的,通过物理和生物过滤掉鱼的排泄物后,再把水排入池内。这种循环系统改变了传统养殖方法,实现了高产出。一个70立方米的鱼池,每批可以养21吨鱼,一年可以养4批。
在这里,我们不仅见证了巨型水稻的奇迹,也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钟山县有机农夫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的基地,不仅是一个农业生产基地,更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展示窗口。这里的故事,让人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张瞭指出,当前的养殖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步将着手建设30个高密度养鱼池。这些养鱼池将成为我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的重要阵地。期待通过这些努力,让我们的养殖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