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日报评敦煌防备林被毁!

根源群众网报道,敦煌一项重要的防沙阻沙绿色工程面临严峻挑战。位于敦煌的阳闭林场,作为“三北”防护林带的一部分,多年来一直承担着阻止沙漠扩张的任务。令人痛心的是,这片覆盖面积约2万亩的公益防护林近年来遭受了大规模砍伐,致使沙漠通道畅通无阻,威胁着绿洲生态安全。阳闭林场作为敦煌首要的防沙工程,是阻止风沙侵袭的关键防线。这里曾经是荒凉之地,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在恶劣的戈壁前沿建起了这条长达5公里、宽2公里的防护林带。如今林地的破坏不仅让前人的努力付诸东流,更为严重的是,加速了戈壁向东南的扩张,长此以往将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

报道引起甘肃省委、省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组织考察组前往敦煌阳闭林场实地调查核实。考察组表示将依法依规展开调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将严厉查处。当地对于问题的正视和积极应对值得肯定。生态问题关乎群众福祉和民族未来,不能有任何懈怠。当务之急是彻底查明真相,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整治防护林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实际上,阳闭林场的防护林被砍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早有媒体和环保公益组织关注过这一问题。早在2017年,酒泉市林业局就曾针对媒体报道的阳闭林场毁林开荒问题进行调查汇报。为何在明知有问题的情况下,毁林砍伐行为仍然不止?阳闭林场是国家级公益林国营林场,围绕公益林管护有明文规定,为何相关责任人视而不见?面对大量证据表明林地大面积减少,林场管理者和相关地方官员却声称砍伐行为合法合规,究竟谁在掩盖真相?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查,给出实事求是的答案。

阳闭林场被毁,相关责任人必须承担责任。面对风沙逼近的现实,除了追责更要及时采取措施止损。一方面要制定林场建设规划,保护尚未受损的林地,补种被砍伐的树木;另一方面要弥补管理短板,建立更严格的制度规范,保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防护林。据报道,阳闭林场被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为了种植葡萄而牺牲生态环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念,也是当地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并以最严肃的要求加以落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人忽视中央要求、忽视人民期望,擅自采取违法违规行动,必将受到严厉处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更大的力度抓好责任落实,筑牢生态保护的红线、底线,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发展经得起考验。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同时我们也要相信和相关部门的决心和行动坚决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让大自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韵达物流|韵达快运|韵达速递|韵达速运|韵达快递查询|韵达快递单号查询|韵达快递人工客服|韵达快递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