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政治腐败,权谋之争激烈,甚至闹出了可笑之事。起义的火焰在各地燃烧,最终将秦朝拖入了深渊。对于热衷于历史读物的朋友们来说,这段历史引人入胜,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接下来,就跟随风趣网小编一起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秦朝的覆灭只是乱世的开端,而非终结。各路起义军在瓜分秦朝这个庞大的蛋糕时,其中两支力量尤为突出,一支实力强大,名声远扬;另一支则逐渐崭露头角。
项羽攻破咸阳后,开始分封各路起义军为诸侯。其中,刘邦被封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巴蜀。巴蜀之地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自有其独特之处。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内部在乱世中相对安宁。再加上巴蜀一直是秦朝的大粮仓,对于刘邦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根据地。
刘邦以巴蜀为基地,与项羽展开了一场激战。最终,刘邦取得了胜利,项羽在乌江自刎身亡。刘邦建立西汉后,吸取秦朝的教训,采用了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制度,稳固了自己的江山。
那么,同样是分封,为何项羽分封迅速败亡,而刘邦分封却能巩固刘氏江山呢?
一、刘邦与项羽的分封之别
刘邦在拜大将军时,曾对项羽做出评价,认为他失去了民心。的确,项羽在三个关键方面失去了民心。
项羽在战场上虽然击溃了敌军主力,但并未坑杀投降的秦军。项羽在击败秦军后却坑杀了二十万的投降秦军。这种行径让项羽在秦地的名声极差。
项羽的分封极为不公。他在分封诸侯时,为了削弱六国后裔的影响力,将他们的领土分割得支离破碎。这种不公平的分封导致了许多地区的不满和反抗。
项羽暗杀了楚怀王的行为也让他在其他地方的名声不佳。刘邦在讨伐项羽时,就曾指责项羽这一罪行。
相比之下,刘邦入主关中后赢得了秦地人民的好评。他在讨伐项羽的过程中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赢得了广泛的民心。
二、权力与影响力的差异
刘邦与项羽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他们的称号。刘邦是称帝后封王,而项羽则是霸王封王。这一字之差,却产生了天壤之别。
刘邦在称帝后才进行分封,其影响力遍及整个天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论是异姓王还是同姓王,只要他们违抗刘邦的命令,那就是造反。这种影响力使得士兵们更加忠诚于刘邦。
而项羽则以“霸王”自称,与其他诸侯地位相同。他的影响力仅局限于楚地。当其他诸侯反抗项羽时,他们治下的百姓并不会拒绝,甚至可能兴奋不已。毕竟,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刘邦与项羽的分封之别、权力与影响力的差异以及对待民众的态度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和统治的成败。刘邦凭借明智的决策和深得民心的方式稳固了自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