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风趣网带给大家一篇关于历史人物严嵩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严嵩,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是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历史上著名的六大奸臣之一。他专权摄政长达二十余年,深得嘉靖帝的信任,被誉为“青词宰相”。
严嵩的父亲曾是一个仕途失意的失败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严嵩身上,悉心栽培、教导。严嵩不负父望,二十五岁便高中,达成父亲的心愿,被授予编修之职。
正当严嵩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际,一场大病却使他不得不退官回乡。这场病也成全了他,让他错过了权倾天下的漩涡。以严嵩攀附权贵的本性,他必然会依附刘瑾。但刘瑾倒下时,羽翼未丰的严嵩也难逃厄运。
当刘瑾及其党羽覆灭后,同乡夏言顺利上位,获得明世宗的信任。这时,严嵩复官,重新踏上仕途。他与夏言之间因同乡关系获得了良好的互动机会,从此踏上了稳步上升的仕途之路。
严嵩生命中最大的贵人嘉靖帝的出现,为他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嘉靖帝想让自己的父亲入庙称宗,严嵩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一片反对之声中支持嘉靖帝,并精心策划礼仪,赢得了皇帝的青睐。
依附上了强大的靠山嘉靖帝后,严嵩利用青词讨得皇帝欢心,手中的权柄大肆敛财却不为自己享受。他疯狂地榨取民脂民膏来讨好皇帝,为皇帝修缮庙宇、谋求长生不老之道。当时大明朝一年的税收为二百余万两白银,而嘉靖帝兴建斋宫秘殿的费用竟高达三百多万两。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
严嵩并非只会媚上,对于政敌他深知斩草除根的道理。扶他上位的夏言被他几度打落高位,甚至夺取了性命。至于沈炼等人前赴后继向皇帝进言,列举严嵩专权摄国的罪状。尽管严嵩已老迈,但其子严世蕃继承了他的政治智慧,轻松对付这些挑战者。
然而严嵩最高明的手段并非阿谀奉承或狡诈的手段而是发掘并任命重要人物如胡宗宪和鄢懋卿等。这些人对于国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战力与税收的关键人物都被打上严党的标签使得严嵩这棵大树看似永远不倒。但长时间专权导致严嵩父子嚣张跋扈特别是严世蕃竟公然在府中呼喊“国无我富”他们的狂妄最终触怒了嘉靖帝这个强大的统治者。在一次事件中仅仅因为蓝道行的一句话严嵩刚好路过导致严世蕃被斩首没收家产削官回乡两年后严嵩便因病去世死后甚至无葬身之所。尽管他的政治智慧无人能敌但若非自作聪明或许他能得到善终因为他懂得识人用人让一众有才能的人得以施展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篇关于历史人物的深度剖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与思考同时也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人生的起伏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