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技术突破助力补齐天然气产业短板,我国储气库建设迎来全新黄金期
科技日报报道,我国正式启动了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位于新疆鄯善县的吐哈油田温吉桑储气库群的建设工作。这标志着我国西部首座储气库群的开工建设,并预示着我国储气库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随着中国石油等企业的积极推进,我国储气库建设步伐正在加快。据了解,温吉桑储气库群是我国第一座低孔低渗低产强非均质性复杂气藏型储气库群,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这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气东输的重要配套工程,与已建成的其他储气库共同构成我国西北地区的庞大储气中心。
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中的短板逐渐显现,储气库建设滞后导致的调峰能力严重不足,使得局部地区在冬季出现“气荒”。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调峰能力缺口超过60%,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的建设,并提供了多项支持政策以激励企业加速补短板。
中国石油介绍,目前我国主要有气藏型和盐穴型两类储气库。尽管盐穴建库由于技术原因利用不多,但气藏型储气库仍是目前的主流。回顾过去,我国在储气库建设方面曾面临四大世界级难题,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行等。经过近20年的持续攻关,中国石油等已经取得复杂储气库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的储气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些技术突破包括创建了复杂地质体动态密封理论、复杂气藏型储气库库容动用理论及优化设计方法、创新了复杂条件储气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以及复杂储气库长期运行风险预警与管控技术等。基于这些技术,我国已经建成了22座储气库,形成了111亿立方米的调峰能力,为我国天然气调峰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我国天然气调峰能力需求预计将在未来超过1000亿立方米。中国石油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六大储气中心,规划新建设储气库23座,总工作气量达到270亿立方米,预计总投资近千亿元。也将开始在产气田建库和气驱采油协同建库两种新模式,以进一步满足未来的需求。
这些举措无疑为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随着储气库建设的加速推进,我国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局部地区的冬季“气荒”问题,保障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国天然气的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的储气库建设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天然气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