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弥渡城西北团山脚下的铁柱庙,是一处充满神秘气息的古老遗址。与其他寺庙不同,这座庙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点是一根高大的实心铁柱,它矗立在大殿正中,高达3.3米,周长1.05米。
这根铁柱名为“天尊柱”,建于南诏第11代国王蒙世隆统治时期,即唐咸通十三年(872年)。传说,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附近的彝族群众便会杀猪宰羊,带着美酒,来到铁柱庙祭拜这根特殊的铁柱。
铁柱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它由两半七段浇铸合成,东半四段,西半三段,上下平行交错衔接。由于接错设计,铁柱非常坚固。它的名字“天尊柱”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尊者,是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祭祀的一种形式。佛教传入后,祭柱与庙祀相结合,铁柱也摇身一变成了佛教的纪念柱。
在清代,铁柱庙内增塑了铸柱的南诏王蒙世隆夫妇像,被称为“驰灵景帝大黑天神”。彝族群众视南诏王为本族祖先,因此蒙世隆夫妇的塑像身穿彝族服装。正月十五祭柱后,人们会举行盛大的踏歌活动,把祖先的塑像请回山寨,围起篝火欢歌,直至第二天再将祖先送回铁柱庙供奉。
这座铁柱庙融合了宗教、历史和文化,成为一处独特的旅游胜地。铁柱的传说、制作技艺和祭祀活动都展示了古代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里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参观和祭拜,感受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文化氛围。
如今,铁柱庙已成为弥渡城的一张名片,让人们在欣赏古老文化的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与活力。无论是踏歌活动的热闹氛围,还是铁柱传说的神秘色彩,都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