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听孩子的心声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一边忙碌着做饭,孩子一边与妈妈分享着自己的心事。妈妈有时候会不经意地听着,有时候会打断孩子去帮忙做事。这时候,你应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时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你总是忽略孩子的倾诉,他会渐渐失去与你分享的兴趣。在倾听时,要用目光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关心。
二、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想法和大人们是不同的,他们有时会说出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语。我们不应该嘲笑孩子的想法和言论。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则我们不应该去取笑他们。当孩子认真地与你分享时,轻蔑或不信任的态度会伤害他们的感情,以后他们可能就不愿意再与你交流了。在交谈中,适当的幽默是可以的,但要谨慎使用,确保孩子能够明白幽默和取笑的区别。
三. 共享生活的点滴
作为父母,我们不需要把内心的担忧告诉孩子,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我们可以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和观点。这样,孩子也会更容易向你倾诉他们自己的心情、感受和看法。通过与孩子分享生活的点滴,你们可以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四、身体语言的魔力
身体语言是一种强大的沟通工具。目光的交汇、轻轻拍打孩子的肩膀,甚至只是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这些小动作都能鼓励孩子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要急着期望孩子一坐下来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运用这些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经准备好与他们交流了。
五、巧妙引导话题
避免问一些空洞的问题,比如“今天如何?”“学校好吗?”也不要频繁使用“为什么”,因为这样的问题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相反,试着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引出话题,比如孩子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或作业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用幻想的方式来实现孩子的愿望,理解他们的渴望心情。
六、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当孩子面临问题时,他们会从信任的成人那里寻求支持和确认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在了解情况后,我们要给予真诚的回答和支持。最好在独处的环境中与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隐私。时刻与孩子共情,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