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浙江海盐3月10日电(特派记者 王雨红、张帆,共享联盟·海盐 范冰洁报道,通讯员 许文峰、张余)传来喜讯,世界最长的跨海高铁大桥已经动工!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杭州湾跨海高铁大桥的海上首桩于今日成功开钻。这座雄伟的大桥,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它将起于嘉兴市海盐县,穿越杭州湾,延伸至宁波市前湾新区。这座大桥由北、中、南三道航道桥和跨越各种地形的引桥组成,是通往海洋的便捷通道。
该跨海高铁大桥由沪杭客专公司精心建设管理,由中国铁设和中铁大桥院共同设计,并由实力雄厚的中铁大桥局等单位承建。它是南通至宁波高铁的控制性工程,涵盖了超长的高速铁路桥梁集群工程。其中的北航道桥主跨长达450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无砟轨道斜拉桥。这座大桥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挑战让人瞩目。
海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超在采访中透露:“这座大桥是通苏嘉甬高铁的一部分,也是整条铁路修建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跨海高速铁路桥梁。”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海盐方面组建了工作专班,实施了严格的“三色预警”监测和分组攻坚推进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湾并不寂寞,早已有一座公路大桥在此矗立。那就是著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它在十年前就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座大桥是为公路车辆设计的,无法承载铁路的运输需求。为了满足通苏嘉甬高铁穿越杭州湾的需求,修建了一座全新的双线铁路大桥。
穿越杭州湾建高铁并非易事。铁路桥梁的车辆荷载远超公路桥,单线客运专线的铁路荷载相当于六条公路车道的荷载。这意味着建造这座高铁大桥相当于再建两座杭州湾跨海大桥。对桥梁建设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稳性要求极高。杭州湾跨海高铁大桥采用无砟轨道设计,对大跨度桥梁的线形精度要求极高,需要控制在毫米级。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海域环境复杂多变。大型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作业时间短、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对此,中铁大桥局专门成立了科研攻关团队,展开多项技术攻关,不仅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建设难题,也为今后的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南通至宁波高铁线路是我国的重点工程,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途经苏州、嘉兴、宁波等地,最终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全线新建线路长达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与多条已开通和在建的高铁线路相连,推动长三角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项目现场有400余名作业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计划年内完成杭州湾跨海高铁大桥北航道桥80%的钻孔桩任务。
作者特派记者王雨红、张帆于浙江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