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一位91岁的老翁因在花园中模拟龟蛇匍匐而受到瞩目。他分享道,从小热爱运动,因病后研究出这种独特的锻炼方式,以锻炼筋骨,追求延年益寿。这样的锻炼方式真的科学吗?让我们来一探究竟。(来源:珠江新闻眼)
这位老翁的日常锻炼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中老年人如何健身的讨论。从安全有效的角度,以及中老年人防病保健的角度来看,步行无疑是最理想的健身方式。慢跑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能会造成高达40%的关节、软组织损伤。对于一些激烈的运动,中老年人应该谨慎选择。
我国传统医学对步行的益处也有精辟论述。清代名医曹延栋在《老老恒言》中提到:“步则舒筋而体健,平静展步,则精力足,力倍加爽健。”步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具有诸多益处。
步行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病。长距离散步能够减少心律,加快血液循环,使全身骨骼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展,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防治心绞痛和脑中风。步行还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和糖的代谢,降低血脂,减轻体重,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也有积极作用。
步行能提高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脑、肺、肾等脏器的功能改善。步行还能缓解紧张情绪,调节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显示,长距离散步能够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使人产生愉悦感,舒缓神经系统,改善情绪,增进食欲和睡眠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每周步行3次、4次、5次的人,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下降25%、33%、42%。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的人,其心血管疾病入院率减少69%,死亡率减少73%。专家指出,步行训练可以使动脉斑块稳定甚至逆转,大大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同时使血压下降,体型更加健美。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只需每天快走30分钟,中风的概率就可以降低30%,效果与慢跑、打网球、骑自行车等较剧烈运动相当。如果每天快走(每分钟80米)45至60分钟,患中风的概率可以进一步降低40%。
专家为中老年人开出的运动处方是:每天步行3公里,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次;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不超过170为宜。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在上午10点半和下午3点半时散步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段阳光照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更多,此时散步可以提高人体的血氧饱和度,有益于身体健康。在散步时,应自然呼吸或深呼吸,以吸入更多的氧气,促进健康。(郭旭光)
那么,这位91岁的老翁的龟蛇匍匐训练方式真的科学吗?从他所分享的从小热爱运动、研究出的锻炼方式来看,这种方式或许对他的身体有积极影响。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都是不同的,是否适合这种训练方式还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