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三峡工程没帮上忙?事实正好相反

三峡工程在防洪中的关键作用:误解与真相

本报记者 吉蕾蕾

近期,长江流域因持续的强降雨天气而遭受洪涝灾害。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长江流域的关键性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令人惊讶的是,有人质疑三峡工程的泄洪是“帮了倒忙”。事实恰恰相反,三峡工程在防洪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今年主汛期以来,长江流域经历了多次明显的降雨过程,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上旬,暴雨频频,长江及其支流的水位持续上升。在短短时间内,三峡水库迎来了巨大的洪水峰值。

面对严峻的中下游防汛压力,三峡水库是否应该泄洪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三峡水库的防洪功能并非简单地将洪水滞留在水库里,而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有序的操作来发挥作用的。

三峡水库的汛期防洪库容巨大,主要通过拦洪、削峰和错峰三种方式发挥防洪作用。其中,拦洪是拦蓄超过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确保三峡工程以下的长江河道行洪安全;削峰则是在下游防汛形势紧张时,削减上游来的大洪峰,缓解下游的防洪压力;错峰则是防止上下游洪峰遭遇,避免加重下游的防洪压力。

每年汛期,长江上游都会迎来多次洪峰,所形成的洪水总量可能会超过三峡的防洪库容。三峡大坝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不仅要面对汹涌的洪峰进行削减,还要在泄洪时间、泄洪量的把握上确保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安全。在面对今年的长江第1号洪水时,三峡水库成功削减了洪峰流量,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多年的建设,长江流域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防洪体系。这个体系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水库为骨干,还包括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目前,长江流域的防洪风险基本处于可控状态。

需要明确的是,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骨干型水利工程只是长江防洪系统的一部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何发挥水库、堤防、洲滩民垸的行蓄洪作用,尽量降低三峡水库水位和中下游控制站水位是当前防汛工作的难点。

尽管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洪水小于1998年,但新一轮的强降水将使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增加,长江中下游将维持高水位。未来防洪形势依然严峻。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流域汛情的实时变化,加强汛情的滚动预报预警,并进一步强化流域防洪工程和非工程防御措施的综合运用。

三峡工程在防洪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我们应该全面、科学地认识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加强对其作用的宣传和理解,以消除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流域的综合治理和防御措施,确保长江的安全度汛。

|邮政物流单号查询|中国邮政物流|邮政快递单号查询|邮政快递电话|邮政快递收费标准|邮政快递包裹查询|全球邮政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