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把地壳击穿,霸主恐龙之伤!

地球恐龙灭绝的谜团一直困扰着人类,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猜想。这一理论逐渐获得了广泛认可,众多科学家纷纷投身于寻找那颗毁灭恐龙的小行星并进行深入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这个灭绝事件的真相,揭开恐龙霸主之伤的神秘面纱!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种普遍认为是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引发巨大气候变化。近期,科学家对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进行研究,发现其形成时间与恐龙灭绝的时间相吻合,从而推测当时的撞击威力巨大,可能直接击穿地壳。这一发现成为了恐龙灭绝理论的有力证据之一。

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肖恩·古利克指出,这颗小行星可能撞出了一个深达整个地壳的巨洞,近30公里,宽度则在80至100公里之间。

科学家们在调查终结恐龙时代的那次天地大碰撞留下的巨型陨石坑时,发现冲进地球的天体可能直接穿透了地壳。这次撞击不仅重塑了行星表面,还可能产生了新的栖息地。虽然地球表面偶尔会有太空物质陨落,但大多数情况下,地球表面的变化主要是由风雨侵蚀和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在太阳系的其他岩石行星上,地表变化主要源于太空物质的不断撞击。

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镇附近的巨型陨石坑,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的环形山之一。这个陨石坑直径超过180公里,可能是由一个宽约10公里的天体猛烈冲击造成的。研究认为,这次撞击正是终结大约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的原因。

为了收集样品,科学家们乘坐自升自航式服务船前往现场。这种船能够将自身升离水面约15米,避免波浪对船体和钻杆造成损害。科学家们把钻头降入陨石坑里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钻探,深入海底1335米以下。从环形山的样本中,他们发现了深埋地底约5亿年的花岗岩,这些岩石在撞击的瞬间浮现在地表,身上留下了高温冲击的痕迹。

肖恩·古利克指出,小行星撞击后,大地如同缓慢流动的液体般表现。环形山的岩石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最终密度变得极低,孔隙率从最初的1%至2%增加到了惊人的10%。这种变化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演化至关重要。当岩石的孔隙空间增加时,生活在表层结构下的微生物便能找到更多的新栖息地。也许在其他行星上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科学家们计划进一步研究这一动态过程是否能为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便是关于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把地壳击穿,霸主恐龙之伤的详细报道。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奇技网频道!

|邮政物流单号查询|中国邮政物流|邮政快递单号查询|邮政快递电话|邮政快递收费标准|邮政快递包裹查询|全球邮政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