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这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与规律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对事物运动深入理解的载体。信息并非空洞无物,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人的思维深处,都充斥着信息的痕迹。它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桥梁。
信息,是符号、信号或消息中所蕴含的生命内容,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消除我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从广义的通信系统理论来看,信息的概念源远流长,早在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就将信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这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一种对事物未知的与揭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息的理解逐渐深化。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在1950年提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这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在1964年,R.卡纳普提出了语义信息的概念。语义信息不仅与语法和语句结构有关,更与信宿对于所用符号的主观感知紧密相连。这种主观信息更加凸显了信息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到了80年代,哲学家们提出了广义信息的概念,将信息作为与物质并列的范畴纳入哲学体系。他们认为,信息是描述客观世界的直接或间接工具。这一观点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生动写照,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从符号、信号到消息,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核心都是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将更为深入,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地位也将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