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基层官兵创新解难题,助推实战化训练效能提升
本报讯:宋邦稳、记者段江山报道。在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一场关于实战化训练的创新热潮正在涌动。这里,基层官兵立足一线,瞄准训练难题,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开展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旅的侦察连连长潘炳亮带领战友们在抵近射击课目考核中取得全优成绩。这一切得益于一项由基层官兵创新研发的“简易激光检查瞄准系统”。这一系统有效解决了行进间抵近射击的训练难题,使射手在无需使用传统瞄准具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精准射击。七营副营长丁铭是该系统的发明者,他介绍到,这套系统的应用,大幅提高了侦察兵射击的精准度和训练效率。
该旅领导深知基层官兵身处战斗力生成一线的重要性。他们聚焦困扰基层的训练难题,大力激发基层创新活力。对于基层的创新项目,他们在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全方位支持,从立项、经费审批、成果验收、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支持措施。他们优先选派有技术“绝活”和创新成果的官兵进入院校培训深造,对于具备创新能力、有创新想法的官兵则采取压担子、给任务的方式,促进其创新项目的落地。他们还建立了基层创新激励机制,将创新成果作为单位和个人立功受奖、评选先进的参考指标之一。
在这一良好创新环境的推动下,该旅基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六营营长尹常在与旅机关的合作下,创新研制出“某型自动实用战术改进型护盖”,这一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在边境扫雷任务中,该旅扫雷队官兵也展现出集智攻关的精神,出多项创新成果,如爆破作业远距离单边串联连接法、阴雨天导爆管延时起爆网络改进技术等,这些成果在边境扫雷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来自基层的“简易创新”成果虽然看起来并不“高大上”,但在实战化训练中却非常实用,深受官兵们的欢迎。该旅领导感慨地说:“这些创新成果虽然简单,但却很接地气,能够真正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
短评:创新立项应接地气
段江山
当前,有的部队在创新立项上过于追求“高大上”“高精尖”,忽视了基层实际需求。这样的创新往往难以落地实施,甚至成为“束之高阁”的成果。
基层创新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训练效能。基层需要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该旅的做法告诉我们,基层官兵是创新的生力军,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最贴近实战需求。只有真正接地气的创新,才能得到官兵的认可和支持,才能真正提升部队的实战化训练质效。希望更多的部队能够关注基层创新,为基层官兵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的创新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些来自基层的“简易创新”,不断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为实现强军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