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秋芳,一个灵宝人,用她的耐心与坚持,将《清明上河图》以十字绣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从2007年开始,她耗时十年,每天利用闲暇时间,用上千股棉绣线,熬过3600余个日夜,绣制了一幅长达23米的十字绣佳作。
雷秋芳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凌晨时分仍然专注地绣制十字绣。这幅作品包含了城郭、市桥、屋庐等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以及五光十色的货物交易,生动活泼地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清明时节的民俗风貌。整个作品堪称“鸿篇巨制”,她用恒心与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酷暑、严寒和疲惫,终于完成了这一杰作。
谈及这幅宏大的作品,雷秋芳表示,她的初衷源于对手工艺品的热爱。在搜索到这幅23米长的十字绣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她告诉记者,这幅作品是她目前最大的挑战,也是她对自己手艺的一次大考。在长达十年的制作过程中,她从未放弃过任何一针一线,每一针都凝聚了她的心血和汗水。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她也从未退缩过。她说:“我做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要做就做好,只要决定了就一定要做成。”雷秋芳的丈夫安先生也表示:“即使纳鞋垫,若有一处错了,都要全部拆掉重纳。”雷秋芳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在创作过程中,雷秋芳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难点是《清明上河图》中庞大的人物数量和复杂的场景描绘。她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元素融入十字绣中。长时间的工作也给她带来了一些身体上的困扰,如腱鞘炎和手指上的伤痛。但她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坚持细心绣制每一针每一线。她的努力和毅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她成功地完成了这幅长达23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杰作。雷秋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她的成功也证明了热爱和坚持是走向成功的两大法宝。雷秋芳谈及她的十字绣之路时表示:“在绣制巨幅《清明上河图》时,我需要频繁更换绣线,每一针都倾注了心血。长时间的刺绣让我的脖子不堪重负,幸好有家人的支持,尤其是孩子还送我一台颈椎治疗仪。”她续说:“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我的爱好,我能够用十年时间完成这件事,是因为我一旦决定做某事,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半途而废不是我的风格。”
如今,雷秋芳的巨幅十字绣已经完成,她的下一步心愿是寻找懂行的师傅,教授她如何为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进行裱框,并计划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愿望:“我希望喜欢这幅作品的人能够收藏它。或者,我和我的爱人会考虑将其用于慈善活动。”雷秋芳表示,每当看到《清明上河图》上的每一针一线,都会让她想起过去的辛勤付出和成就。这篇报道来源于微信公号“黄河时报掌上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