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科技之巅,我们的目光虽仅限于太阳系之内,但心却向往遥远的星际。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观测到更远的地方,但这只是科技发展的暂时阶段。真实的宇宙探索之旅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复杂和困难重重。科学家们正在尝试一种前沿的技术,即将人类芯片发射至太空。虽然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这似乎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让我们一同关注相关的最新报道。
除了与NASA紧密合作,Lubin教授还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靶向小行星及勘探的定向能量系统(DE-STAR)的领军人物。该项目致力于利用定向能量技术偏移小行星、彗星以及其他近地天体。
关于星际探索的梦想一直是科幻小说的灵感源泉,而现实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光速的超越仍是未知数,前往最近的星球也是一项耗费巨大财力和时间的艰巨任务。得益于微型技术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或许能发射微型探测器到达遥远的恒星。
对于定向能源的研究,Philip Lubin教授是业界翘楚。他由NASA资助,策划了星际探测定向能推进(DEEP-IN)项目和定向能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旨在通过激光阵列和巨型帆的研究,使飞行满足相对论条件,从而使得星际任务成为可能。而“人类芯片”的创造,则是一种能够装载在微型晶圆级探测器上的半导体存储设备。这种芯片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包括社交网络、视频甚至是DNA的数字化记录。
Lubin教授提到,我们的目标是将人类的代表信息发送到太空。无法缩小人体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团队决定将人类数字化。利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这种芯片可以用很小的容量储存上百万份数据。
如今的技术已经可以创造出一个如同手指甲大小的数据文档,质量轻至1克。虽然这种装置无法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但它却能传递人类的信息。科学家计划在2017年发射第一个人类芯片——人类芯片1.0。他们希望这个芯片能在越来越远的任务中存活,并最终成为星际空间任务的一部分。
尽管当前没有预备进行的深空任务,但一些基于晶圆级探测器展开的星际任务正在策划中。如果众筹达到30000美金,研究人员Lubin和Bradshears还计划制造一个“黑洞芯片”,让参与者能够发射他们的情感信息,如“不太高兴”的情绪记录进入太空。他们的另一个目标名为“传送我吧”,将建立一个基于地面的激光阵列,能够将编码后的数据传送到宇宙中的指定地点。
除了与NASA的合作项目外,Lubin教授还致力于研究定向能量系统在搜寻外星生命方面的应用。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能够克服太空旅行中的一些距离问题。通过搭载数字文档的探测器,我们可以向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传达问候。也许有一天,我们只需输送DNA到其他星球上就能建立殖民地,现实的奇迹永远超越小说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