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人的眼中,黛玉因她独特的性格和身世,被贴上了“林姑娘”的标签。人们往往因为林妹妹的身体孱弱和性格上的小性,而对她心生厌恶,进而对与黛玉性格相似的人产生反感。我却不这样认为。
王夫人,那位深居简出的夫人,她对那些张狂的美貌丫头有着深深的忌惮。这种忌惮并非单纯因为林妹妹,而是源于那些挑战家族秩序的行为。
林妹妹出身贵族,是大家闺秀的代表。而晴雯,只是一个家生女奴。在王夫人眼里,她们之间的身份鸿沟是无法逾越的。正如探春所说,丫头们如同家中的猫猫狗狗,无法与主人相提并论。宝钗也曾劝解王夫人,对待姨娘不必过于念念难忘,多给些银子以尽主仆之情即可。
王夫人,这位出身于大家族的女子,内心坚守着封建传统,恪守孝道,认同等级森严的家族秩序。在这个秩序中,妾室必须尊重正妻。赵姨娘从未表现出对王夫人的驯服,甚至在王夫人眼皮底下挑唆政老爷说宝玉的坏话。她的行为让王夫人对她和她的儿子贾环越来越不满。
赵姨娘曾在马道婆的唆使下,企图害死宝玉,这个王夫人唯一的嫡子。这让王夫人日夜不安,愤怒无比。而贾环,在王夫人屋里居然能烫伤宝玉,又撒谎使宝玉差点被父亲打死。赵姨娘的教育让王夫人深感不安。
王夫人痛恨这个不懂礼教的女人以及她的儿子,这种恨意越来越深。她的愤怒和嫉妒是多年来的隐痛。虽然同样是赵姨娘的女儿探春尊重王夫人,严格遵循家族秩序,王夫人反而对她没有排斥,甚至有些爱惜。
王夫人最讨厌的人不可能是她的妹妹或者已经出嫁的女儿。她对未嫁的姑娘们比年轻媳妇还要尊重。她甚至说姑娘房里的丫头都比别人的体面些。王熙凤虽然欺负贾环,但对待几位姑娘却从未怠慢,这是规矩礼数。王夫人这样守规矩的人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如此痛恨某个人。
赵姨娘是贾府最失败的姨娘,连三等丫头都敢和她大喊大叫。即使她生了儿女,依然没有得到尊重。王夫人虽然痛恨忌惮赵姨娘,却不能赶走她。因为这个女人生了探春和环儿,王夫人担心如果宝玉像贾珠一样去世,贾环继承家业,赵姨娘会踩到自己头上。
王夫人决不会允许一个不驯服、不恭顺、不守秩序的女奴接近她的儿子。而晴雯的性格特别像年轻时的赵姨娘,这让她不安。从另一个角度看,赵姨娘必定是美丽超群的。她是贾母精心挑选的妾室,美丽、活泼、灵巧,深得贾母喜欢。贾政作为贾母最喜爱的儿子,他的妾室必定也是经过老太太精心挑选的。赵姨娘能连生两个孩子,且贾政时常夜宿赵姨娘屋里而不是王夫人那边,可见她深得宠爱。但王夫人吃了赵姨娘的前车之鉴,认为美丽又张狂的丫头一定是狐狸精,必须打击排除在儿子未来的生活之外。家族的秩序不容挑战,挑战这种秩序的人才是王夫人痛恨的,美丽只是她们达成目的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