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古道,芳草碧连天
在近代李叔同的《送别》中,一幅离别的画卷缓缓展开。长亭之外,古道边缘,芳草绿遍天际。离别的情愫,如同这绵延的芳草,生生不息,缠绵悱恻。
晚风轻轻拂过柳枝,笛声凄切,残阳如血。在这夕阳映照的群山之外,天之涯,地之角,知心朋友多半已零落四方。人生难得的是欢聚一堂,却唯有别离才是常态。
长亭再次映入眼帘,古道边缘,芳草依旧碧连天。此行一别,不知何时能归来,归来时,亦莫再徘徊。天之涯,地之角,那些共过患难的知己,已如星散。
一壶浊酒,饮尽余欢,今夜别梦寒。这首《送别》不仅是李叔同对离别的深情告白,也是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弘一法师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他曾留学日本,最终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送别》的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在19世纪后期盛行的艺人歌曲,曾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而李叔同所作的《送别》,则是基于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同一曲调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未能超越李叔同的《送别》。这首歌曲不仅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人生的离别之苦。在弘一法师的笔下,这首《送别》成为永恒的诗篇,让人在歌声中感受到人生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