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寺:大藏寺,全名甘丹大藏恒林,历史悠久,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这座寺庙由嘉绒高僧阿旺扎巴大师于公元1414年创建,是其所建的108个寺庙中的最后一个,至今已有950多年的岁月沉淀。大藏寺因其深厚的寺史和规模,被尊称为“札仓第二”。寺内珍藏的文物丰富,包括乾隆皇帝赠送的象牙印章、玉赐天衣及五佛冠等,还有明代大将军所供的铜锣,其声洪亮美妙,远近闻名。历史上,大藏寺得到了当地十八土司的支持和供养,成为川西北一带的佛法权威和中心。
直波碉群:直波碉群位于松岗乡直波村境内,共有两座碉楼,它们依山势南北分布。这两座碉楼的外形呈八角形,内呈圆形,整体结构独特,由下往上逐渐内收成锥体形。它们由石块和泥砌墙而成,内用木质楼梯连接上下。南碉内径8米,外部每角两侧边长2.05米,墙厚0.95米,高度达到了29米,共有7层。
西索民居:西索民居是嘉绒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村落,它保留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这个村落的房屋错落有致,宛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走进村落,青石板小路将各家各户紧密相连,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这些石头建筑棱角分明,与周围险峻的山峰和陡峭的崖石形成了和谐的整体。西索民居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的中心地带,气候特点明显,属于高原大陆季风气候。
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位于马尔康白湾乡甲扎尔甲山南坡山腰的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是一个珍贵的文化遗产。相传这个石窟是藏族著名译师麦若扎拉的修行地。洞内壁画面积约为70平方米,内容以各式佛像为主。除洞内壁画外,洞口外还塑有两座大小佛塔。初步判断这些壁画为清代早期绘制,为研究藏传佛教在本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哈休遗址:哈休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是四川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可分为新石器时期遗存和秦汉时期遗存两部分。在这里发现了四川地区最早的陶塑人面像等各类文物上千件。哈休遗址的发掘为探索古蜀文化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于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梭磨河峡谷:美丽修长的梭磨河峡谷从鹧鸪山脚刷马路口至马尔康县白湾乡热足绵延91公里。这条峡谷因其美景众多而美不胜收。河谷中的梭磨河浩浩荡荡奔流而过,两岸石壁峻峭、植被丰茂。梭磨峡谷的景色分为两段,最美景段为梭磨乡以下20余公里这里有着如霞的杜鹃、如屏的秋林和壮观的悬冰流珠等美景。昌列寺,位于马尔康镇英波洛村的山上,距离河谷垂直高度达到了惊人的900米,海拔也达到了3300米之高。该寺始建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它在近代遭受了损毁,但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又在老寺庙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这座新寺院是一个宏伟的建筑群,包括高达六层的寺院主楼、四栋僧侣宿舍楼、寺院宾馆以及游人接待室等。寺院主楼的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用途,从一楼的大经堂到六楼的陈列馆,每一层都充满了宗教氛围和文化内涵。而寺院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围的地势、环境和谐相融。这里拥有雪山、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四季的景色各有特色,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卓克基乡西索村,我们又能感受到另一种韵味。这个村庄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坐落在成都至马尔康及卓克基至小金公路的大道旁。官寨门向着西南方向,与卓克基村隔水相望。卓克基土司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得到授封。西索长官司是川西著名的嘉绒18土司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现在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在1935年至1939年间由索观赢承位时复建的。
阿坝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位于317国道旁的一座重要建筑,距离马尔康市城仅有8公里。它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交通十分便利。土司官寨是土司管辖境内的政治中心,也是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座官寨始建于清代,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物风格,布局仿汉式四合院结构。1988年,它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更是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阿坝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展示阿坝州独特自然、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平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馆舍坐落在马尔康市城区的马江街183号,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座地下一层地面六层的建筑造型独特、功能齐全,是一个集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体。无论是对于了解阿坝州的历史文化,还是对于对外交流,这座博物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