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绿化建设怀有无尽的憧憬与期望。领袖毛泽东发出过深情的号召:“绿化祖国”,开启了中国大地的园林化进程。时间回到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启动了第一次的“十二年绿化运动”,这场宏大的绿色革命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到了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家的提议,全国各族人民被动员起来植树造林,为祖国的绿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便成为了全国的植树节。这是一个关乎环境、关乎未来、关乎希望的节日。当春风吹绿大地,万物复苏之时,人们扛起铁锹,种下树苗,期待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一场景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象征。
在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曾经是一片荒凉的土地。那里的人们饱受风沙之苦,渴望看到绿色的树木和生机勃勃的森林。在十九世纪之前,树木稀少,土地干燥。但自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这位著名的农学家提出在内布拉斯加州设立植树节的提议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州长亲自规定每年的四月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农业局迅速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仅仅在第一年,就成功种植了上百万棵树苗。接下来的十六年里,他们持续植树造林的努力没有停歇,总共植入了六亿棵树苗。这使得内布拉斯加州从十万公顷的荒原逐渐变为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卓越贡献,州议会正式决定以他的生日四月二十二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以示庆祝。
美国的植树节是一个特殊的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然而每年的四五月间,美国各州都会举行盛大的植树节活动来响应这一节日的号召。例如罗德艾兰州就将每年的五月第二个星期五定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在其他各州,有的会有固定的日期作为植树节,而有的则是州长或州的其他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的日期。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热爱,更是对大自然的一份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个新的植树节,期待看到更多的绿色和生机遍布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