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最大的失误是分封天下 为何这么说

亲爱的读者们,接下来跟随风趣网小编的脚步,一起走进历史的长廊,探寻一段关于英雄项羽的传奇故事。

当项羽进军关中,“西屠咸阳,杀秦降王,烧秦宫室,火势三月不灭”,之后收纳秦室珍宝、美女东归。在戏水之下,他召集各路诸侯,决定采用分封天下的古老制度。这一分封制源自西周,当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将天下土地分赐给同姓子弟、异姓功臣以及前朝后裔。

当丞相提议采取分封制时,虽然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认同,但唯有李斯表示反对。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相较于分封制,郡县制无疑是一种进步。

出身贵族的项羽,他所代表的楚国是最为保守的。统一天下后,他虽已具备主宰天下的能力,却选择遵循西周旧制,重新分封天下。项羽自立为霸王,然后将天下分为十八国,册封诸人为王。这些诸侯王包括韩信、魏豹、申阳、韩成等人。

分封仪式结束后,项羽带着大军和秦朝的珍宝高高兴兴地返回彭城。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命运在这一刻已经注定。项羽的分封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和不当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该封的没封,不该封的却封了。田荣、陈余等实力强大的诸侯跳出来挑战项羽的权威。

田荣、陈余因未跟随项羽入关而未能得到封王的机会,对此极为不满。田荣在两个月内迅速消灭了三个诸侯王,并派兵支持陈余,从而引发了战争。就在项羽出兵讨伐田荣时,刘邦这位对项羽不满的诸侯王发起了攻击。刘邦率军进入关中,然后直取彭城。

我们再看看项羽册封的那些诸侯王,他们的实力其实并不足以称王,能够封王的原因在于他们曾支持过项羽,或者与项羽有关系。项羽用人的特点是“不能信人”,他任用的要么是诸项要么是妻子的亲戚,即使有奇士也不能用。在封王上也是一样,项羽未能准确衡量各方的力量。

有人可能会问,刘邦也封异姓为王,为何却成功了?这是因为刘邦实力虽弱于项羽,但他把封王当作对抗项羽的一种手段,拉拢各方将领。刘邦称帝后,迅速铲除异姓王,除吴芮外,全部被他灭掉。他明白这些异姓王是祸根,必须铲除。而项羽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战争之际,刘邦曾差点分封六国后裔为王,幸亏有人及时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大骂了献策的郦食其。这段历史充满了波折与教训,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历史进程中的复杂与多变。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英雄人物的决策背后的逻辑和动机,也让我们思考了权力、信任和历史进程的关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历史的长廊,感受那段传奇的故事。

|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包裹快递|国际快递资费|国际物流公司|深圳国际物流|dhl国际物流|tnt国际快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