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首次发现古代冶铁遗址 为宋末明初遗物

早在宋末明初,重庆的主城区便开始了矿石打造铁器的历史。近日,记者从文物志愿者处得知并经过九龙坡走马镇当地部门证实,今年4月,当地在走马镇鱼脊沟一带发现了主城区古代的冶铁遗址。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冶铁窑址被并列埋在山坡上,背靠竹林。由于连日的阴雨天气,目前只保护性发掘了一个。这个冶铁窑址如同一个深坑,口径达2.9米,惊人,达到了约4米。坑内不同的岩页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青色、红色和白色。坑里发现了铁矿石和铁渣,证明这里曾是炼铁之地。专家初步判断,这两个冶铁窑址应是在宋末明初时期修建的。而且,有迹象表明这个冶铁窑址可能还用于烧制瓷器,因为发掘现场除了罐器外,还发现了瓷碗。

重庆主城区的冶炼铁器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的彭水一带,此次发现尚属首次。这些“炼铁炉”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除此之外,记者在“冶铁炉”下方约15分钟路程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灰窑炉,高达9.8米,巍为壮观。但因为淹没在大量林木之中,不易被发现。这个石灰炉由众多石块堆砌而成,下宽上窄,前方已部分坍塌。因为雨天担心坍塌,相关部门并未进行发掘。

记者发现,“冶铁炉”和石灰炉中间存在大量的煤灰沉淀,覆盖面积大约40平方米。这也证明了六七百年前,鱼脊沟曾是一个繁忙的冶炼作坊。

鱼脊沟发现的古窑遗址群位置独特,三面环山,前方有一个豁口,仿佛天然的通风口,为冶铁炉和石灰炉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群山中的流水形成了天然的水源,为冶铁烧瓷提供必要的水分。茂密的林木为冶铁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附近还存在大量的挖煤窑洞。

相关专家介绍,一般的冶铁遗址由炼炉、矿石加工场、高架、鼓风管残片、水井、水池、陶窑等设施组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冶炼系统。而鱼脊沟的地理优势和成渝古道的交通便利,使得这里成为了冶铁炉和大量古窑址的落户之地。

专家表示,这次在走马镇鱼脊沟发现的冶铁炉等遗址与著名的成渝古道有着深厚的渊源。最初作为官道的成渝古道是重庆现残留的最古老的路段,主要用于传递军令军情和运输粮草物资。随着商旅的增多,驿站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以酒店、茶馆、栈房为主的塘铺、场镇。而唐宋时期开始修建的成渝古道在明清时期最为繁荣。此次发现的冶铁炉和石灰炉选址在此,除了地理条件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渝古道所带来的便利交通和繁荣街镇。铁器和瓷器的运输依赖这条古道,而繁荣的街镇则为工匠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场所。可以说,铁器和瓷器或许共同造就了走马古镇的繁荣。

|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包裹快递|国际快递资费|国际物流公司|深圳国际物流|dhl国际物流|tnt国际快递查询